海歸幫扶,甘肅渭源縣北寨鎮、文縣范壩鎮脫貧“摘帽”——

“擺脫貧困,我們邁向了新生活!”

本報記者 孫亞慧

2020年03月25日09: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擺脫貧困,我們邁向了新生活!”

近日,好消息從甘肅傳來,包括渭源縣和文縣在內的31個縣退出貧困縣行列,整體脫貧。其中,渭源縣北寨鎮和文縣范壩鎮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定點幫扶,兩縣的脫貧“摘帽”,意味著北寨鎮與范壩鎮整體脫貧。

從2018年開始,歐美同學會主動對接渭源縣和文縣,多次組織海歸專家服務團深入基層,在昔日被稱為“苦瘠甲於天下”的土地上,助力兩縣脫貧攻堅。

精准幫扶 重點發力

去年年底,老范一家四口終於住進了窗明幾淨的新房。

范得川是渭源縣北寨鎮鄭家川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湊不齊錢,他改建房屋的計劃一次次落空,全家人一直住在危房裡。2019年,得益於歐美同學會愛心海歸的資助,他改建新房的計劃終於得以實現。

“渭源縣實現脫貧‘摘帽’,這其中凝結了各位海歸學長的真誠幫助,渭源人民將永遠銘記!”甘肅省定西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渭源縣委書記吉秀的話語裡滿是感動。

若是在渭源縣和文縣走一走,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海歸專家的身影。取水的打井機、剝皮的核桃加工機、為山區婦女提供就業崗位的編織車間、讓當地中藥材走出大山的中草藥網絡銷售平台……精准幫扶、有效對接、分析研判、重點發力,一次次深入田間地頭,就是為了找准貧困的根源在哪裡。能夠“摘帽”只是第一步,如何進一步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思路,從脫貧到致富,是海歸們現在關注的焦點。

在渭源,歐美同學會組織海歸專家服務團先后12次前往,開展定點幫扶交流,捐贈物資、現金累計逾1120萬元,簽訂幫扶意向協議32個,主要涉及產業、教育、衛生、種養殖等,大部分均已見成效。

對於張家港英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留美博士李鍵來說,響應號召、加入海歸專家服務團的這3年,於他而言意義非凡。他同其他海歸一道,走入北寨鎮和范壩鎮的幫扶第一線,採購老鄉們的農產品,將當地需求與江蘇企業積極對接。“能切實幫助鄉親們解決問題,我和江蘇歐美同學會的學長們都十分高興。我們會繼續把海歸的報國使命與社會服務實踐相結合,為鄉村產業振興與區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得知兩縣脫貧消息后,李鍵感慨地說。

“四路並進” 拔掉“窮根”

兩年多的時間裡,一場“輸血變造血”的深度變革在渭源、文縣兩縣上演。歐美同學會秘書長王丕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留學人員對於渭源縣和文縣的幫扶主要圍繞產業扶貧、醫療扶貧、就業扶貧與教育扶貧四方面展開。

“當地貧困戶主要還是經營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而留學人員可以幫助當地勞動力完善職業技能,從而提高傳統產業效益。同時,為當地引入一些新的種植業、養殖業項目,並通過與農科院合作提高技術水平。除此之外,留學人員還幫助農戶因地制宜搞產業,比如渭源縣的特產之一是地達菜,有的海歸通過引入食品烘干技術與設備,使地達菜易於保存和銷售,也提高了產品附加值。”王丕君介紹說。

甩掉貧困帽子的關鍵,還在於幫助貧困戶不讓“病根”變“窮根”,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難題。

新博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磊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他所捐贈的救護車和醫療設備可以在渭源縣輻射到周邊幾個鎮,使當地醫療資源得到了有效補充。同時,他還與海歸醫療專家面向北寨鎮居民開展疾病篩查,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搭建人工智能遠程醫療平台,來自大醫院的科室專家可以為縣醫院醫生進行培訓。不僅如此,參與幫扶的海歸醫生還針對當地的多發病、常見病對基層醫生展開培訓,以提高當地的整體醫療水平。

為了幫助當地貧困戶提高職業技能,增強競爭力,實現就業扶貧,江蘇歐美同學會還通過“啟明星行動”,將兩縣的致富帶頭人請到江蘇,進行跨省技能培訓。在幫助其提高技能的同時,海歸們還在線上幫農戶銷售蜂蜜等農特產品,這種“育才”“帶貨”兩不誤的方式也為農戶的土特產尋到了更好的銷路。

扶貧扶智 任重道遠

文縣地處秦巴山地,是甘肅省的南大門,素有“隴上江南”的美譽。然而,由於石多土薄、地質災害頻發,讓這裡成為甘肅的深度貧困縣區之一。

2018年,海歸專家服務團來到這裡開展實地考察與項目對接。前后幾趟,簽訂了25項對接項目協議,為文縣捐贈了價值近330萬元的科技教材、產業加工設備。

得知文縣脫貧摘帽的消息后,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青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億康佳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嬿非常振奮,因為這好消息裡包含著自己的一份付出。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陳海嬿深知這一點,在文縣,她聯系捐贈智慧教室、與當地企業建立銷售意向協議並捐款。幾年來,她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海歸專家服務團隊伍中,從隴南到黔西南,捐贈智慧教室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事實上,提高當地教育水平,正是教育扶貧中的重要方面。在文縣,陶行知智慧助學基金、睿創優學教育集團、樂寶教育控股集團等都曾向當地捐贈過教育信息化設備,並參與建設智慧教室實驗班與教育信息化實驗點,以期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現在,基於信息化設備所搭建的在線教育平台,正越來越成為渭源縣和文縣兩地孩子們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而對海歸們來說,這僅僅是開始。“脫貧‘摘帽’只是第一步。”陳海嬿說。“幫助老鄉們在鄉村振興中走向富裕,對我們海歸來說任重而道遠。”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3月25日 第 10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