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繡娘“繡”出好日子

2020年04月26日10:36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張掖4月26日電 (魏怡)2016年成立的肅南縣潘小紅扶貧車間,是一家以生產加工銷售民族手工藝品為主,“產供銷”一體的民族文化企業,產品遠銷浙江、青海、西藏等地。截至目前,該扶貧車間引領帶動甘肅張掖肅南縣百余名留守婦女、貧困婦女、待業青年和殘疾人就業增收,而這個扶貧車間的創始人就是自強創業的裕固族繡娘潘小紅。

肅南縣潘小紅扶貧車間負責人潘小紅。(魏怡 攝)

“兩歲時,我遭遇火災,從此左手無法伸展,落下殘疾﹔八歲的時候,在草場放羊,又不幸被石頭砸中頭部,喪失了語言功能,醫生說術后將面臨成為植物人和失憶人這兩種可能……”談及這兩次意外,潘小紅淚眼朦朧。

潘小紅坦言,年少時的她也曾自卑,埋怨命運的不公,她的家庭也因為這兩場變故成為當地“頭號困難戶”。所幸手術很成功,家人輪番伺候她的生活起居,就這樣過了半年,她的身體漸漸有了知覺,一年后奇跡般地能夠走路了。潘小紅說,“我發誓要好好學習,彌補我對這個家的虧欠”。

肅南縣潘小紅扶貧車間制作的工藝花瓶。(魏怡 攝)

裕固族人擅長刺繡,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潘小紅從小就對刺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6歲那年,潘小紅偶爾看到一條用亞克力珠穿成的汽車挂件,十分喜歡,便回家嘗試,至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手工制作。“記得我第一次穿針,左手握不住針,也拿不住線,是靠嘴巴幫忙的。”

不服輸的潘小紅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突破了障礙,用右手和牙齒完成了一件件刺繡作品,不僅讓她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收入,也讓她有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裕固族文化推向海內外的想法。

裕固族香囊。(魏怡 攝)

“裕固族是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本民族服飾文化推向海內外。”潘小紅手指著裕固族“頭面”介紹說,這是全手工制作,上面鑲有銀牌、珊瑚、瑪瑙、珍珠、海貝等飾品,起初繡一幅需一年,如今手法嫻熟了,四個月便能完成。

潘小紅在掌握了各種手工藝制作方法后,在1995年成立了畫藝創作室,從此開始正式從事手工串珠、民間刺繡、絲網花編制等手工藝品的制作,真正將自己的愛好做成了事業。她致富不忘家鄉姐妹,常年幫助周邊婦女學習刺繡,尤其特別關心和她一樣的殘疾人姐妹,幫助她們在自己的創作室創業增收。

肅南縣潘小紅扶貧車間制作的油畫。(魏怡 攝)

王小梅就是受益人之一,她說:“潘姐把手工材料送到我們家中,我們制作成成品,不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有了自強自立的信念。”

2016年潘小紅正式成立了肅南縣畫藝手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按照“政府引導、項目扶持、以獎代補、示范帶動、分散制作”的發展模式和“公司+扶貧車間+ 農牧戶”的產業模式運營,積極開展崗前技能培訓,把吸納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就業困難群體就業作為回報社會,回饋曾經幫助過她的愛心人士的善舉,公司吸納就業人員58人,其中吸納殘疾人2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7人,低保戶3人。近三年來,公司年收入40余萬元,工人月工資收入按季節性用工和固定用工分別達1500-6000元不等,真正實現了貧困戶掙錢、顧家、干農活“三不誤”和“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裕固族腰帶。(魏怡 攝)

從去年開始,潘小紅還利用網絡電商優勢,採取網上直播教學的方式,為在家的姐妹開設了線上培訓刺繡課堂,在線免費培訓刺繡,幫助她們在家裡,通過網絡提高刺繡技能、在家增收。

說起未來,潘小紅表示,以后扶貧車間還要重點加強人才后備力量的培育,在縣、鄉、村建立一些手工藝產品制做編織中心。“我就是想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姐妹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能夠讓大家都就業,都能增收”。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