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扶貧” 臨夏市脫貧致富走“心”路

邵蘭、王文嘉

2020年05月06日13:40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臨夏市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臨夏州)州府所在地,其地處“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甘肅省58個貧困片區縣之一。2018年,臨夏市順利通過了國家、省級貧困縣退出驗收,並經甘肅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臨夏州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2015年以來,臨夏市通過深入調研分析,在精准識別的基礎上,將“失德致貧”列為一項重要致貧原因,通過堅持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雙管齊下,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創新實踐“以德扶貧”,探索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調整思路 對症下藥

同一個地方,情況千差萬別。扶貧內容越實越精准,扶貧效果也會越明顯。臨夏市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調研和致貧原因分析中發現,當地部分貧困戶不是因病、因學、因災、因勞動力弱等原因致貧,而是由於思想落后、子女不孝、家庭不睦等原因致貧返貧,個別群眾存在安於現狀、信心不足等問題也是致貧返貧的重要成因,對於這些貧困戶實施現行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措施,單純性給予發放種羊、扶貧貸款等物質幫扶,不僅見不到效益,反而會加深家庭或其他矛盾,並造成一定程度的扶貧資源浪費。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及時調整了幫扶思路,提出了‘以德扶貧’理念,旨在通過黨建引領、道德感化、人文關懷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致富信心。”臨夏州委常委、臨夏市委書記曹正民介紹了臨夏市創新開展“以德扶貧”工作的相關背景。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如果不從根子上解決問題,貧困家庭就容易出現扶貧后再返貧的惡性循環和增收不穩定等問題。”當地一名扶貧干部說到。於是,臨夏市在精准識別的基礎上,將13種情況列為“因失德致貧返貧”的表現,通過細化為“扶德、扶志、扶智”三扶並舉的精准幫扶途徑,因戶施策、因人施法,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全市“因失德致貧返貧”貧困戶家庭思想觀念普遍得到轉變,致富信心全面增強。曹正民說:“我們通過教育提智、技能增智、創業強智等途徑,促使‘因失德致貧返貧’的貧困群眾將精力集中到勞動致富中來,自覺擯棄落后思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防范返貧現象發生。”

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臨夏市農業農村局干部毛淑娟對第一次到王治國家時看到的情景記憶猶新:“大門像是快要倒了,就用兩根柱子頂著,院子裡到處堆著雜物,整個家裡沒處落腳。”王治國的兒子因感情受挫外出多年不歸,家中隻有兩個老人和孫子、孫女相依為命。

扶貧要從“扶心”入手,人心暖了,日子有了盼頭,扶貧才有指望。毛淑娟與村兩委以及駐村工作隊對王治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后,認為這家最缺的是“頂梁柱”。“我都忘記自己打過多少次電話了。”毛淑娟向王治國要來了他兒子的聯系方式,開始了一次次的電話溝通。毛淑娟了解到,一直以來,老人的兒子在外打工收入一般,唯一讓他看見希望的是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一想到家裡的貧困情形,他怎麼都不願意回來。

“舊房子可以通過危房改造項目重修,生病了有新農合保障……扶貧政策還有很多。這家裡上有老、小有小,都還指望著你呢。你回來,隻要肯努力,脫貧不成問題。”毛淑娟在了解到王治國兒子的顧慮后,一方面給他細致講解了各項政策,另一方面勸解他要對父母盡孝道,不能放著老人和孩子不管不顧。在幫扶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王治國的兒子最終下定決心帶著愛人回家。

人回來了,脫貧致富的信心也跟著一起回來了。新房蓋了起來,牛羊養了起來,跟著兒子一起回來的媳婦是個爽快麻利人,將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王治國最開心的就是兒子再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他的兒子是拉面師傅,現在就近就業,工資也不錯。”毛淑娟說:“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重新樹立了對生活的信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貼心引導 真情幫扶

“姑娘上大二了。”說起正在上大學的女兒鄭法圖麥很欣慰。鄭法圖麥的女兒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女兒在學校獲得的獎狀都被她仔細收起來放在一個箱子裡。

2011年,鄭法圖麥的丈夫因病突然去世,給丈夫看病花了不少錢、家裡修完房子還沒來得及粉刷……各種困難像是一座大山橫在鄭法圖麥的面前。家裡沒有了固定收入,女兒想要繼續讀書成了一件難事。對於貧困家庭的子女來說,教育是改變人生命運的重要途徑,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武器。“當時我們就各方面幫著,姑娘堅持把書念了出來,順利考上了大學。”2013年起,臨夏市農業農村局干部金玉剛開始幫扶鄭法圖麥家。

“他們家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缺乏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就是對生活的信心不足。”金玉剛介紹,除了各項幫扶政策的幫助支持外,還是要找到脫貧致富方法。鄭法圖麥參加了臨夏市組織的烹飪技能培訓,如今在公益性崗位上班,有了固定收入﹔她的兒子通過了駕駛技能培訓后開始從事貨物運輸,也有了不錯的收入。這兩年,鄭法圖麥家所在的村子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村裡很多人開始通過農家樂脫貧致富,這讓幫扶干部和鄭法圖麥一家也看到新的希望。

“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日子好了,他們真的幫了我太多!”鄭法圖麥說。在開展“以德扶貧”的過程中,臨夏市要求黨員干部要提高思想認識,將群眾脫貧致富的事情當“家事”,把貧困戶當“家人”,切實發揮處“主心骨”作用。截至2019年,臨夏市“因失德致貧返貧”家庭已有427戶461人實現脫貧。

“扶在心上,幫在根上,我們要幫助群眾立下‘愚公志’、堅定‘脫貧心’。”曹正民表示,臨夏市在“以德扶貧”探索、實踐、完善、再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確保廣大群眾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中,實現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進而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走的更遠、更長。

(責編:周婉婷、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