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黛瓦馬頭牆,雕樓畫棟花格窗。這是浙江衢州廿八都給人的最初印象。
一條青石小街,依村蜿蜒而過。兩排幾十幢明清建筑,古朴而有韻味。周邊關隘林立,大山重圍,遺世獨立,這是一個“遺落在大山裡的夢”。
古朴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最知名的小吃莫過於“風爐仔燉豆腐”和“銅鑼糕”,整條街上,都充滿著煮豆腐和蒸銅鑼糕的香氣。但在這兩股香氣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美食,比如說被稱為“肉包肉”的燕皮餛飩,還有“糖包糖”的桂花糖。
燕皮餛飩本來是福建的名小吃,卻在廿八都這個三省交界的邊城再次發揚光大,成為古鎮的“八大碗”之一。
燕皮得名主要是因為皮的形狀,而燕皮好吃也主要是因為這張皮。打制燕皮需要選豬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處,大力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紙,熟后盈潤似玉。
皮是肉,餡也是肉。上好的五花肉,剁細,加入高湯攪打上勁,再和入自己喜歡的素餡。
古鎮差不多人人會包燕皮餛飩,手指翻飛,不大一會兒,就可以在寒冷冬日裡,下一把在沸騰的湯裡,瞬間出鍋,放入青花大碗裡。這熱騰騰的鮮嫩餛飩,色質晶瑩,口感軟嫩,韌而有勁,能夠祛除江南的濕寒。
“糖包糖”則不屬於古鎮的特產,要運氣好的時候才能在滿街的美食中找到它的蹤影。古鎮人稱它為“桂花糖”,衢州人稱之為“鴨子糖”,兩者都不是很形象,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許多人兒時最甜蜜的回憶。
這一個個黑不溜秋的小圓球,大有乾坤。麥芽糖裡包著芝麻糖,為防沾手,外面還滾著一層黑芝麻。外甜內香,這就是“糖包糖”美味的奧秘。
做“糖包糖”有講究,先將小麥粒浸泡漲發,待其長出胚芽后與糯米一起帶漿細磨,然后將米漿慢慢發酵,待起泡甜意最濃時大火熬煮,糖汁漸濃時收火,用鐵勺盛起糖汁,舉高抬起,略傾,濃稠的乳白色汁漿宛如白練,汁絲綿綿不斷。停火,晾涼。盛出一團團來,鋪在案板上,均勻地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包進事先做好的芝麻糖,再順手滾上黑芝麻,就大功告成了。
走在古鎮的街頭,也是一個尋寶的過程。有時是一包香甜的“桂花糖”,有時是街頭一個古老的理發鋪,偶然不經意間還能看到一間迸著火星的打鐵鋪。
這裡是歷史上有名的“挑浦城擔”的中轉驛站,民國時期經仙霞古道的浙閩物流,在清湖和浦城之間流動。挑夫們的肩上不僅挑去了物資,還從福建帶來了“燕皮”,留下了“桂花糖”。食物因交流而獲得最大的傳播,或許不只是這些食物,還有人們對家最深沉的牽挂。
人們的腳步,一直在遠行,但食物讓我們內心安寧,讓我們的牽挂變得別樣的暖。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