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蘭州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呂晟君

2020年06月02日09:49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我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6月1日,“美麗中國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如期啟動。

蘭州市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位於西固區。活動第一天,來自中央駐甘、省市的眾多媒體記者來到西固飲用水源保護區,實地了解水源地的保護情況。

西固區水源地保護區沿河道總長度23.8公裡,總面積57.26平方公裡,這裡承擔著我市360萬人口的飲用水供給,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有成片的樹林,還有低矮的灌木叢。櫻花、金葉榆、高杆月季、紅葉李、國槐、旱柳……遠遠望去,這裡已經被打造成一處“世外桃園”。

“項目實施前,保護區內情況復雜,周邊企業生產及村民生活產出的污水與垃圾無組織排放,清理整治難度較大。”蘭州市西固城投水源地項目技術負責人許德春說,為全面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用水安全,從2013年開始,市政府先后撥付水源地保護專項資金6310萬元,並每年列支400萬元土地流轉費及70萬元日常管護費。區政府於2013年年底全面開展清理整治工作,對水源一級保護區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先后共搬遷木材經營戶25戶,拆除住宅9戶、非宅14戶、企業13家,拆除房屋面積共計11300平方米,流轉土地520畝,清運垃圾4.15萬噸,更新設置一級水源保護區圍欄5200米,圍網小標志牌3000余塊,設立道路警示牌26塊,界標52塊,界碑8塊,水源保護小標志1600余塊,實現了一級水源保護區封閉式管理。

如今,保護區採取削減污染量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水源保護屏障,進一步強化了水源地保護區的規范化管理,大大降低了水源污染風險,確保飲用水源安全。此外,沿一級保護區南岸修建防護景觀林帶、景觀節點、涵養林、濕地以及生態護坡等工程,將水源保護區建設成優良的生態性水源地保護區,這樣不但能滯緩徑流、阻擋泥沙、涵養水源,減小降水徑流對保護區的淋洗沖刷,並且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清潔空氣,調節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質。

另據了解,去年我市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水十條》和河長制有關要求,持續推進年度水污染防治各項目標任務。全市黃河蘭州段各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全市6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完成防護圍網、界標、警示牌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按照省生態環境廳有關水污染物減排任務指標,每月對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進行調度,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排放,2019年度水污染物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2019年我市飲用水水源總取水量為20217.49萬噸,年達標供水量為20217.49萬噸,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晟君

(責編:周婉婷、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