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脫貧年 我們這樣干!

2020年06月04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2020脫貧年 我們這樣干!

比曲子以(左)和村民一起商討脫貧方案。

本報記者 王明峰攝

牛磊

受訪者供圖

何登亮走訪貧困戶。

本報記者 汪志求攝

來承金(前)和村民走在山路上。

本報記者 龐革平攝

楊明(左)在村裡的木材加工合作社與貧困戶交流。

受訪者供圖

和宇揚(中)與村民家商討搬遷事宜。

波碧鋒攝

“我們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也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計劃報告同時提到的內容,展現了黨兌現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一庄嚴承諾的決心。

小花椒 大產業

■ 比曲子以 四川涼山州布拖縣地洛鄉橋邊村第一書記

橋邊村地處布拖、昭覺、金陽三縣交界處,是地洛鄉政府駐地,距縣城58公裡,全村人口501戶22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461人。以前村民住的是土房子,喝的是河溝水,走的是泥土路,經濟發展滯后。身為地洛鄉副鄉長兼橋邊村第一書記,如何帶領貧困村民脫貧致富,是擺在我和村兩委面前急需破解的難題。

橋邊村有多年種植青花椒的經驗,許多種植戶還去綿陽三台學習青花椒矮化技術,隔壁村還有個土專家李治武,可以手把手教。村裡多次開會商量后,下定決心把青花椒這一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做成橋邊村的“名片”。鄉黨委支持我們積極對接各部門並注冊成立布拖縣米丁扶持發展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從縣林草局爭取到132萬元資金,打造300畝青花椒種植示范基地,90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起初,村民不是很願意加入合作社,認為種青花椒沒有種水稻收益高,也擔心路途遙遠,沒人來收購。村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之前就因零散種植青花椒不上規模,無法有效對接市場,加之運輸成本高,售賣困難,村民承擔了很大風險。

恰在這時,縣裡通過招商引資計劃引進種植1300畝小米辣(一種辣椒),我和村兩委為村裡爭取到200畝小米辣種植項目,並與布拖縣疊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小米辣收購協議,以套種的形式,在青花椒種植示范基地套種200畝小米辣,公司以1.5元一斤的價格收購。引進了公司、有了市場保底價,加入合作社的90余戶村民不再擔心了。初步估算,規模化種植青花椒和小米辣可以讓村民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未來,地洛鄉17個村將在橋邊村聯手打造一個集青花椒、核桃等農產品和服裝、餐飲、牲畜產品、手工業、電子商務於一體的綜合農產品交易中心。

按規劃,橋邊村是四川到雲南川藏線、滇藏線新支線上的一個旅游點,計劃在沿途路線主打展示原生態阿都文化、高原山地自然風光和濕地生態。如今我們又爭取到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100萬元,籌建木塢老達大酒店,同時積極發展各具特色的彝家民宿,吸引游客前來觀光。

本報記者 王明峰整理

一技長 打工忙

■ 牛 磊 蘭州理工大學駐甘肅東鄉奴拉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奴拉芒村,位於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果園鎮北部山區,平均海拔2185米,人均耕地隻有0.94畝,還都是干旱山地,“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村裡312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59戶867人。

2018年7月,我來到這裡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第一書記。脫貧有千難萬難,最難還是增收難。我們多次深入貧困戶家中,一起分析致貧原因,商議脫貧辦法。東鄉是少數民族地區,許多人文化程度低,不會說普通話,也沒有一技之長。對此,我們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積極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和工人對接用工、務工需求。現在,村裡有487人外出務工,每家都有一個主要勞力在穩定就業,其中100多人在廣州、廈門等地電子企業務工,最低月工資也有3000多元。

與此同時,我們還鼓勵養殖大戶擴大規模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牛羊養殖達標戶每戶獎勵6000元﹔持續落實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做強家庭增收主導產業,實現穩定增收,確保脫貧戶不返貧。眼下,村裡已有牛羊養殖戶149戶,養羊最多的達300多隻,養牛最多的有20多頭。我們還對接相關部門提供養殖技術培訓、購買養殖保險,最大程度解決了貧困戶的后顧之憂。

村民康奴黑一家四口有兩位是殘疾人,他本人是刑滿釋放人員。過去,一家靠低保過日子,對未來喪失信心。我們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宣傳惠民政策,扭轉其“等靠要”思想,增強他家勤勞致富的信心,還兌現了6000元獎補資金、幫助貸款5萬元。這一切讓康奴黑和家人重拾美好生活的勇氣,不僅主動修了羊圈,還養了80多隻羊,日子重回正軌。

如今奴拉芒村已有114戶615人陸續脫貧,但仍有45戶252人沒有擺脫貧困,這是我們下一步工作要啃的最硬骨頭。實踐証明,外出務工、發展養殖是奴拉芒村脫貧的正路,我們將進一步堅定信心,堅決完成年底全部脫貧的任務。

本報記者 付 文整理

建食堂 補短板

■ 何登亮 建行畢節市分行派駐貴州威寧縣新華村駐村干部

2018年4月,我坐上大巴車,輾轉4個多小時,到達駐村工作點——新華村。威寧縣是貴州挂牌督戰的9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之一,新華村在當地是出了名的貧困村。

新華村海拔高,山多地少,村民中彝族佔多數,外出務工者居多,留在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大部分不懂漢語。語言不通,成了我工作中最大的阻礙。駐村伊始,我由村兩委干部帶著挨家挨戶走訪,隻為聽聽老鄉們的心裡話,了解他們最迫切的心願,找准貧困的根源。

走訪讓我發現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甚至有的村民爭當貧困戶,希望能得到政策幫扶。扶貧先扶智。村裡的新華小學原先沒有供學生吃飯的食堂,孩子們就餐不便。我把學校的情況上報給建行畢節市分行,分行又向上級行申請到近55萬元扶貧資金,為新華小學建了一個36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其中包含了廚房和餐廳,今年有望建成投用。

除了為學校申請資金建食堂,我還主動向單位爭取資金幫助村民辦實事。如今村裡有了幼兒園、籃球場和文化廣場,貧困戶院壩硬化和人居環境改造正在加速推進。目前建行通過投入扶貧資金、員工捐款、產業扶貧、聯合兄弟行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已向新華村捐贈幫扶資金200萬元,全村種植馬鈴薯1330余畝,種植核桃、板栗、花椒等2000多畝,辦起了養雞場和養牛場。貧困戶既有務工收入又有分紅,拓寬了收入來源。

看著村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我很高興。新華村雖已脫貧出列,但還有一些“短板”要補齊。在脫貧攻堅沖刺的關鍵階段,新華村正在積極推動建行捐贈20萬元的新建衛生廁所項目落地,創建美好的人居環境。

汪志球 王 欽整理

合作社 市場大

■ 來承金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江州區那隆鎮仁裡村第一書記

仁裡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深度貧困村,位於西大明山。全村401戶140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59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99%,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目前還有6戶13人未實現脫貧。

貧困戶脫貧主要卡在產業上,山區農產品產量低、銷路小,傳統農業已觸“天花板”,如何讓村民全部脫貧奔小康?

我們決定另辟蹊徑,打“健康牌”,搞生態農業。

山區生態環境保存良好,加上氣候好,種出來的百香果口感好、品質高,市場供不應求。我們成立了仁裡村山旮沓種養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設百香果產業基地,把村裡的20戶貧困戶吸收進來,其中就包括未脫貧的6戶村民。合作社為種植戶提供統一的種苗、技術、銷售渠道服務。

貧困戶黃金光起初對百香果種植半信半疑,生怕投入的資金打了水漂。沒想到,他今年的收入有望超過5萬元。他打電話給兒子:“快回來吧,在家種地收入不見得比出去打工差。”

山區還是澳洲堅果的發展適宜區。我們推行 “澳洲堅果+咖啡+山地雞”“澳洲堅果+中藥材”等產業種植聯動模式,畝產干果達300公斤,產值達9000元以上。

通過發展百香果、澳洲堅果,全村貧困戶有望實現今年全部脫貧。

青春無悔,奮斗的青春最幸福。我相信,通過我們駐村隊員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仁裡村一定不是人人都要繞著走的村子,村民們也不會再是以前窮困潦倒的模樣,他們一定會擁有開辟美好明天的新鑰匙。

本報記者 龐革平整理

地流轉 促就業

■ 楊 明 新疆喀什地區教育局駐英吉沙縣烏恰鎮托萬亞巴格村第一書記

過去,土地是村民的全部,但也正是這塊人均不到一畝的土地將村民鎖在了貧困之中。種好剛夠吃,種不好,口糧都懸乎。

咋辦?試試土地流轉。“啥,把自個兒的地送出去?不行不行!”2017年底,我第一次提出這個方案時,大部分村民當場提出了反對意見。說到底,大家還是心裡沒底,擔心搞不出名堂。

在村裡做事,大伙兒看重的是結果。2018年初,我們先從同意流轉土地的村民開始,在村內的江格爾片區建設完成356畝高標准農田。在機械化、規模化操作下種出的麥子、玉米產量和質量較以往均有了很大提升。豐收的時候,前來合作社分紅的村民排起了長隊,

看到了江格爾片區的變化,村民紛紛參與進來。到2019年,村裡絕大部分土地完成了整合,由合作社統一種植和管理。

土地流轉解放了勞動力,但要想脫貧,還得解決就業。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018年1月,木材加工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生產的沙發、梳妝台、茶幾很受歡迎,在這裡上班的村民每個月能掙3000多元。2019年7月,生產手套的村辦工廠建起來了,可吸納全村126人就近就業。努熱拉古麗·圖爾貢就是其中的一員,她擁有嫻熟的手藝,不到3個月成為小組長,現在每月能領到2500元的工資。

除了就近就業,我們還鼓勵村民外出就業。現在,村裡已有109人離開村庄外出打工,有了份穩定的收入。

除了這些,還能干些啥,把村裡能用的資源都利用好?今年5月初,我們依托蘆葦濕地資源打造的養鴨合作社正式亮相。隨著1000隻大麻鴨、1000隻金定鴨陸續入棚,鴨產業雛形初現。村裡又有一批勞動力走進合作社,成為養鴨人。

至此,托萬亞巴格村有勞動能力的769人全部實現就業。今年全村工資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預計達到60%以上,村民脫貧底氣十足。

本報記者 阿爾達克整理

先搬家 再致富

■ 和宇揚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政協駐古登鄉馬垮底村工作隊隊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屬於“三區三州”中的“三州”之一,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為一體,下轄的瀘水市古登鄉地處橫斷山縱谷區,山峰林立,溝壑縱橫,岩層裸露,土地貧瘠,屬典型的山地特征,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我主動向單位領導請纓去貧困村,將所學帶給那裡的男女老少。

初到馬垮底村,映入我眼帘的到處是杈杈(木頭與篾笆圍成)房,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屬人畜混居的極度危房,人居環境普遍臟亂差,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民政低保,無產業項目支撐,村民生活深度貧困。

駐村一年來,我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員深入農家講解政策,動員村民外出務工和易地搬遷。許多村民對搬遷有顧慮,態度強硬,對工作極不支持。我不灰心、不氣餒,繼續頂著烈日,冒著細雨,一次不成就兩次、三次……直到讓貧困戶心服口服,願意搬遷為止。如今,貧困村民搬出了大山,大人找到了工作,小孩入了學,老人患病及時就醫,村民們錢袋子鼓了,日子越過越好,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如何讓馬垮底村的貧困村民都能如期脫貧,成了我時常思考的問題。

一是搬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村民,住房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這只是達成了基本目標,后續幫扶措施尤為重要,如產業發展、勞動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安排公益性崗位等,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二是隻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道路、飲水灌溉、教育衛生、生態環境等條件,才能為貧困村民脫貧致富打牢基礎,把窮山惡水變為青山綠水、金山銀山。

三是要讓“等靠要”思想嚴重的貧困村民真正從“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這才是真正脫貧致富的關鍵!

段志彬整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04日 第 12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