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能人進班子帶動 黨員入實體引領

——安定區“雙進雙促”黨建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實踐

齊興福 沈麗莉

2020年06月28日08:13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能人進班子帶動 黨員入實體引領

2013年底,精准扶貧戰鼓聲聲。在定西市安定區,有關“三農”的一系列難題如荊棘刺手,亟待破解:農民地多而不富、農業面大而不強,怎麼辦?有的農村耕地撂荒、致富產業乏力,怎麼辦?一些基層組織渙散、治理能力軟弱,又該怎麼辦?

問題是創新實踐的動力源泉。近年來,安定區聚焦解決鄉村產業振興和鄉村社會治理“兩大難題”,探索創新以“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要內容的“雙進雙促”黨建模式,一手抓牢黨組織作用發揮、一手抓實特優產業培育,形成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與強大合力,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以黨建為抓手、以產業為核心促進農業發展、農民致富、農村善治的成功之路。

“雙向進入”激活一池春水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行不行,得看領頭人。”——這幾年,安定區香泉鎮花屏村的群眾對這句話篤信不疑。

前些年,村民馬國清將村裡的一些閑置土地流轉后,種上了牧草,養起了牛羊,開辦了合作社,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要是跟著馬國清搞養殖,肯定錯不了”,當時,很多村民這麼想。

2018年11月,馬國清被選舉為花屏村黨支部副書記。職責所在,民心使然。2019年春,馬國清將村裡116戶人家吸納進自己的合作社,大面積流轉閑置土地種植飼草,規模化養殖牛羊。當年年底,入社農戶人均增收4500元。

像花屏村這樣,將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引入”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做法,僅是安定區“雙進雙促”黨建模式的一個方面。同時,該區還積極鼓勵村“兩委”成員引領新型經營主體,以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促進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2017年,團結鎮高泉村黨支部書記陳守英在村裡創辦了一家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起了3000畝的馬鈴薯產業園。經過幾年的發展,他的合作社社員從最初的5戶發展到現在的300多戶,並輻射帶動了周邊的兩個村子,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帶貧增收成效顯著。

能人進班子帶動,黨員入實體引領——此舉,不僅點燃了基層能人的創業激情,也調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自“雙進雙促”黨建模式推行以來,安定區先后引導207名村干部帶頭創辦21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71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進入村“兩委”班子,277名村“兩委”成員進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雙向促進”凝聚強勁動力

吸納能人很重要,積極培養更關鍵。這些年,香泉鎮香泉村黨支部注重培養引導產業鏈上的先進分子,從中“收獲頗豐”。

2013年,在北京經營餐飲的馬宏圖回到了香泉村老家,辦起了牛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村支部的積極引導下,馬宏圖及其合作社內的另外兩位能人被培養成為入黨積極分子,1名黨員被培養成村“兩委”班子成員。如今,馬宏圖的合作社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肉羊良種繁育、育肥、營銷和飼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160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在“雙向進入”的基礎上,安定區堅持“雙向培養”“雙向促進”,努力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返鄉創業人員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創業帶頭人或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使二者互融互動、互促共進,為基層黨建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凝聚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該區還通過“單獨建”“聯合建”等方式,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支部,引領促進新型經營主體規范健康快速發展。

2017年以來,巉口鎮整合聯結轄區4家農業龍頭企業、3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規劃建設了扶貧產業園。在各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黨支部的基礎上,聯合設立扶貧產業園黨委,將基層黨組織、新型經營主體、黨員和致富能人團結凝聚成一個有力的整體。如今,在鎮黨委統一領導下,扶貧產業園形成了“黨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全鎮易地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6萬元,實現穩定脫貧。

“雙向進入”增活力,“雙向促進”聚動力。在“雙進雙促”實踐中,安定區積極構建“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黨建”格局,進一步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和黨員結構,使得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不斷提高。

“聯動共贏”孕育和諧鄉風

10.94萬畝耕地,近十分之一被撂荒——幾年前,稱鉤驛鎮的農業發展遭遇難題:撂荒的耕地誰來種?種什麼?

周家河村村民張延發卻從中看到了商機。在鎮黨委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下,張延發成立了安泰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托管、代耕代種等方式將6000多畝撂荒耕地復墾為馬鈴薯種植基地。為引導貧困群眾發展馬鈴薯產業,張延發與當地馬鈴薯加工企業積極對接,為農戶爭取到了“旱澇保收”的訂單農業,解除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如今,在黨組織的積極引領下,安泰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上聯黨委政府、下聯村社農戶、外聯龍頭企業的“聯動共贏”平台,有力助推了當地產業扶貧和產業振興。

“雙進雙促”不僅帶來了多方“聯動共贏”的積極成效,而且也進一步完善了當地鄉村社會治理體系。

2017年,返鄉能人景銀山當選西鞏驛鎮南河村黨支部書記。短短幾年,南河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先進村、鄉村旅游明星村和社會治理模范村。

飲水思源,方知幸福的來路。每年正月初一,景銀山都要組織全村人在文化廣場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景銀山說:“大家能過上好日子,全靠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必須得讓全村人都記在心裡。”

高泉村支書陳守英挑頭辦實體,拓寬了群眾致富道路,贏得了群眾對黨員干部的理解、支持和依靠,干群關系越來越融洽。2019年底,高泉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安定區通過引入新型經營主體和致富能人,農村社會治理的主體趨於多元,管理更加民主而廣泛,逐步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村級治理機制。同時,在“雙進雙促”模式激勵下,廣大新型經營主體、鄉賢、返鄉帶頭人、致富能人等熱心村級公共事業,積極參與民主管理、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改善等村級事務,使干群關系更加牢靠,和諧、健康的文明鄉風蔚然成風。

安定區委書記趙眾煒表示,實踐証明,安定區推行的以“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要內容的“雙進雙促”黨建模式,是基層黨建、鄉村治理和農業產業發展三者創新發展的有機融合,更是協同治理體系創新、治理能力提升的充分體現。該模式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特色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充分調動了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對實現基層黨建延伸、優化村級治理、引領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