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聞名遐邇的國際大巴扎。步行街上,鮮艷的五星紅旗懸挂在各家商戶門口。
穿越烏蘭布和、騰格裡、巴丹吉林三大沙漠,京新高速讓北京至烏魯木齊的裡程縮短了近1300公裡。沿著京新高速,一路走一路看,見証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守望互助、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
“我們兄弟心連心”
“這圖案純手工繪制,是值得收藏的工藝品!”周末的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比往常更熱鬧,張興健正忙著向游客介紹店內的商品。不過,張興健並非這家手工銅器店的主人,他是來幫忙的,店主是他的“親戚”蘇來曼·麥麥提敏。
“我們是一家人,今天早上他還去我的店裡幫忙搬貨呢。”張興健說,20多年前,他從湖北老家來烏魯木齊擺攤賣葡萄干,認識了和自己性格相近的蘇來曼。2016年10月,新疆啟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國際大巴扎裡,不同民族的經營戶開始自發地“結對子”“認親戚”。“我的‘親戚’就是他。”蘇來曼指著張興健說。前年,蘇來曼想換個好位置的店鋪,但還差6萬元,多虧了張興健解囊相助,幫他解了燃眉之急﹔今年,張興健裝修新店鋪,人手不夠,蘇來曼讓妻子看店,自己前去幫忙……“我們兄弟心連心,日子越過越結實!”
在新疆,每天都上演著各族同胞親如一家的故事。近年來,新疆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區干部職工累計走訪各族群眾1.55億多戶次,捐款10.87億多元,捐物5593萬多件,辦實事好事2274萬多件,舉辦各類活動2062萬多場次。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眾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
走進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土爾扈特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內設有社保、民政、殘聯等12項便民服務窗口。大廳辦事服務流程均使用蒙漢雙語展示,並設立“蒙古語服務窗口”。
“我們社區有漢、蒙古、回、藏、滿、黎、土、達斡爾、裕固、鄂溫克族等10個民族。”土爾扈特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哈斯圖雅說,社區黨支部深入實施“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程,積極創造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社區環境,實現城市黨建與城市民族工作的有機融合,“凝聚人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族群眾才能互幫互助,親如一家。”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清早,村庄尚未醒來,甘肅省肅北縣馬鬃山鎮巴音布勒格村的布克巴依爾已將滿圈駝羔喂完。他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走出圈舍。
馬鬃山鎮,全鎮1000余人,均是牧民。“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馬鬃山鎮推動牧農村“三變”改革,打造馬鬃山駱駝養殖基地,引導牧民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畜牧產業效益和質量。
布克巴依爾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乘著政策的東風,他選擇回牧區創業。“我想用自己所學,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布克巴依爾說,回到家鄉,他注冊成立了馬鬃山鎮合鄰艾勒駝業合作社,開發駱駝產業,並吸收本村的貧困戶加盟合作社。
“起初隻有30多峰駱駝,如今已發展到300多峰。”布克巴依爾說,他還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白駝奶療養所基地、90多萬畝的天然牧草基地,銷售純天然駝奶。“目前駝奶銷往周邊縣市。”布克巴依爾說,下一步,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銷路。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馬鬃山鎮實現一產增加值2580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29780元。
從京新高速懷安縣出口,隻用半個小時車程就到了小米種植戶肖玉梅的家。5間窯洞干干淨淨,家具家電齊全。肖玉梅曾是河北省西北部的懷安縣第三堡村的貧困戶。“家裡種了小米,除了自己吃,還想賣幾個錢,但銷路不好。”肖玉梅說。近幾年,在扶貧干部幫扶下,成立了“懷安貢米”電商銷售平台,新增了4個加工廠和合作社,60%的小米通過合作社加工並聯合電商進行銷售。
“現如今小米賣到了內蒙古錫林浩特、二連浩特等地,為蒙古族兄弟姐妹熬制香甜奶茶,炒米用。”肖玉梅高興地說,這幾年,有了高速公路和電商,村裡成立了小米合作社,她家每年僅小米一項就能收入1萬多元。
“大家就像一家人”
車抵“雞鳴聞三省”的晉冀蒙交界處,便到了山西省天鎮縣新平爾村,村民蘇玉生樂呵呵地給來訪的客人泡上一壺茶。
蘇玉生今年53歲,往返內蒙古和張家口跑運輸,一跑跑了20年,不僅一年收入10多萬元,還“跑”出了一對大學生子女。內蒙古的牧區,對內地的草料、谷類等需求較大,而山西北部地區玉米的產量大,蘇玉生經常從天鎮、陽高縣等周邊地區滿載貨物去內蒙古。
“我們嘎查有111戶,其中少數民族78戶。”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吉日嘎郎圖嘎查黨支部書記都古爾說,“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各民族是一家。”2017年,隨著京新高速全線貫通,地處大漠戈壁的吉日嘎郎圖嘎查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京新高速通車以后,自駕的游客越來越多。”都古爾說,嘎查抓住了機遇,建起了民族特色村寨,成立旅游專業合作社,2018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3.5萬人次,累計收入達400余萬元。
從北京五環路箭亭橋出發,走京新高速,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到昌平區陽坊鎮西貫市村。“我們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村,75%的常住人口都是回族。”西貫市村黨支部副書記楊淑剛介紹,靠著清真特色餐飲,小村庄有了大名氣。
“說到底,還是要感謝黨的好政策。”回憶起創業往事,61歲的北京陽坊勝利飲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勝利難掩激動。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4年,他和愛人借了3000元錢,在當時的陽坊鄉辦起了第一家個體餐館,起名“陽坊勝利飯庄”,經營涮羊肉。
靠著量足、質優、價穩的口碑,小餐館越做越大。當初的“小飯庄”,如今已成為在全國開設有80家分店的“大集團”,“陽坊涮肉”也成了京城家喻戶曉的品牌。
“我們的成功離不開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團結。”李勝利介紹,在公司下屬直營門店的500余名員工中,有70多名少數民族員工,包括回、蒙古、滿、東鄉、瑤、彝族等6個少數民族,“大家就像一家人團結在一起,企業也有了向前奔的動力。”
(本報記者董洪亮、王錦濤、王昊男、阿爾達克、馬晨、張棖、鄭洋洋)
《人民日報》( 2021年05月04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