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各地在線>>蘭州>>蘭州要聞

新區新安社區探索“循環養老”模式

2021年10月19日15:03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區新安社區探索“循環養老”模式

“阿姨,天氣冷了,我給你做了兩雙棉鞋墊。”10月17日,常環秀來到自己認領的兩位80歲五保戶老人家裡,為老人送去了棉鞋墊和自己做的韭菜盒子。今年63歲的常環秀,是蘭州新區新安社區360志願服務隊的標兵,更是社區“循環養老”結對幫扶事業的帶頭人。

2019年,新安社區探索推出“循環養老”模式。這種模式即:把社區內65歲以下的低齡老人組織起來,引導他們與高齡、空巢等特殊老年群體結對幫扶,開展心理撫慰、生活照料、定期探訪、噓寒問暖等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幫助高齡老人解決生活困難。隨著時間的推移,低齡老人逐漸變成高齡老人,再由更年輕的老年人來照顧他,這樣不斷循環、代代相傳……

別說在新安社區,這種模式在蘭州新區也是第一次。新安社區的居民80%是失地農民,從農民到城市居民,他們在轉變身份的同時,生活理念和習慣也在逐步改變。“以前住的是獨門獨院,現在住在一棟樓上,鄰裡互助更能體現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常環秀邊說邊掏出她從不離身的小本本,上面有一頁密密麻麻地記錄著10位老人的身份証號、家庭住址、子女聯系電話,這些都是她正在幫扶的對象。而她的幫扶對象之一——86歲的徐長蓮老人則連夸常環秀比親閨女還親。

而在常環秀等人的影響下,社區低齡老年人老有所為,高齡老人老有所依,越來越多身有余力、賦閑在家的低、中齡老人們加入其中,當起了社區志願者。短短兩年的時間內,這支銀齡隊伍的隊員已由20人增加至50人,服務對象也由最初20多人變成了50多人。

2020年11月,甘肅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三社聯動”項目入駐新安社區,項目負責人杜俞瑾及其團隊對這種循環養老的居家養老新模式表示了強烈的興趣。杜俞瑾認為,這種“循環養老、代代相傳”的模式,既照顧了老人對於家庭的依戀,也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更增進了鄰裡關系和社區凝聚力,一舉多得,很值得推廣。2021年9月,新安社區“循環養老”結對幫扶事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新安社區“守望相助長者關懷服務中心”正式獲批,這意味著常大姐們的隊伍不僅有了正式的名稱,她們也成為正式的社會組織中的一員。

“下一步,我們努力的方向是激發更多低齡老人志願者的參與,甚至希望引導青壯年朋友和高齡老年人結對幫扶,形成波浪式更新的良性循環,讓老年人在社區享受更健康、更安全、更有尊嚴的晚年生活。”新安社區負責人表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建平 李曉霞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