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本網專稿

甘肅定西:筑牢生態安全大屏障 續寫隴中發展新篇章

2021年12月16日13:37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蘭州12月16日電 (高翔)定西地處黃河上游,位於甘肅中部,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發源地,是黃河上游最大支流洮河以及重要支流關川河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作為隴中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定西市近年來認真落實“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土系統治理,打出水土保持、節約用水、防洪治理“三大組合拳”,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奏響了定西新篇章。

定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高永平在甘肅省政府新聞辦1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定西市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雙向並進。通過五年的努力,定西市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形成了生態環境“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生態環境執法與司法有效銜接的良好機制,對全市355件環境違法行為立案處罰,其中查封扣押68件、限產停產106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32件﹔形成了生態環境資金投入機制,共爭取和實施各類生態環境項目資金2335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7536萬元、省級資金5820萬元﹔形成了以重點污染源為主的監控體系,建成運行市級污染源監控、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大氣立體網格化監測等網絡和平台,智慧環保邁出堅實步伐。

定西市協調推進“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土地綜合整治、地質災害治理、礦山生態修復、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修復”6大工程。全面啟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深入開展“綠滿隴中”行動,完成造林封育19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9874萬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626平方公裡,福州生態林、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大鹼溝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建成﹔堅決打贏藍天、綠水、淨土保衛戰,空氣治理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5.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特別是在水資源保障方面,定西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持續推進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制定出台《關於加強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及河湖管護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實施引洮供水一期調蓄水池、農村供水及水源保障等重點水利項目43項。定西市180萬城鄉居民吃上了甘甜純淨的洮河水,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以上﹔近五年全市累計投資10億元以上,實施安定區關川河城區段、通渭縣牛谷河城區段、隴西縣渭河城區段、臨洮縣洮河城區段等河道生態綜合治理及水系連通工程,通過水利工程補短板,改善了河道水生態環境,蹚出了綠色發展的新路子﹔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五項指標全部達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土系統治理,全市1.96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5萬平方公裡,治理程度達到62.8%,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顯。

圍繞打造“中國藥都”“中國薯都”“中國西部草都”和“全國特色種子種業基地”“甘肅重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目標,定西市加快生態產業發展。據統計,前三季度定西市馬鈴薯加工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5.36億元,同比增長49.27%﹔中醫藥加工產業完成32.08億元,同比增長28.07%﹔草牧加工產業完成4.35億元,同比增長20.69%。扎實開展“工業產業攻堅大突破年”行動,實施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0項,完成投資19.6億元。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今年新入庫備案國家科技型企業104家,新認定省級科技創新企業10家、工業設計中心3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9家。

高永平介紹,定西市還不斷弘揚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探索創新“非遺+扶貧”“非遺+文創”“非遺+旅游”等模式,隴西雲陽板、岷縣寶卷、岷縣當歸加工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定西市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10項、省級49項、市級307項、縣級619項,建成非遺展示館、傳習所、專題館50個。定西市還成功舉辦第四屆渭水文化旅游節、第五屆馬家窯文化節等節會活動,臨洮縣岳麓山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榜羅會議紀念館、岷州會議紀念館、元古堆村被列入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據介紹,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定西市找准定位,科學規劃,立足市情水情,編制印發了《定西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黃河上游重要的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地、黃河上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范地、華夏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高地、黃河上游特色生態綠色產業基地4大發展定位,確定集聚發展區、農業生產區、水土保持區和水源涵養區4類功能區,確立秀麗綠色生態帶、惠民安瀾之河、水土保持示范區、華夏歷史傳承文脈、綠色生態產業基地、惠及百姓幸福河6個重點建設領域。

圍繞以上重點工作,定西市聚焦生態、水利、交通、能源、文化等關鍵領域,已謀劃建立“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庫,包含項目628個、總投資1450億元。

“十四五”期間,定西市將統籌發展和保護,圍繞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確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產業布局優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產業發展”“能源結構調整”5個方面,著力構建以主體功能為導向的生態空間體系、以循環高效為特征的生態產業體系、以防治結合為重點的環境保護體系、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基礎的生態生活體系、以多元共治為目標的生態制度體系。

定西市將以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重大機遇,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保護與治理,扎實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全市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行動,通過加強協同控制,著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通過深化三水統籌,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通過加強源頭防控,提升土壤和農村環境質量。同時,推進全市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大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和執法檢查力度,堅決依法取締違法入河排污口,做到應查盡查、有口皆查,實現全流域入河排污口“一本賬”“一張圖”。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