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各地在線>>蘭州>>蘭州要聞

凝聚向心力 服務精細化 增強幸福感

榆中縣“一網四進三清單”順民意得民心

2022年02月28日14:53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榆中縣“一網四進三清單”順民意得民心

從去年10月份以來,為應對疫情,推進社區精細化管理,榆中縣積極探索推行“一網四進三清單”工作新模式,著力做實“社工委”機制,有效調動轄區單位黨員、干部、退役軍人志願者隊伍等各方力量和資源,推動社區治理從“問題本位”向“需求本位”轉變,從“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轉變,從“單一治理”向“共同治理”轉變,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可以說,榆中縣新模式整合資源凝聚力量,精細化向心向力融入群眾,整個“一網四進三清單”順民意得民心。

“一網” 凝聚起聯防聯控共建共享“向心力”

2月25日下午剛上班,榆中縣城關鎮棲雲北路社區“網格長”唐玲莉就氣喘噓噓地從網格點趕回棲雲北路社區服務大廳。“我負責2個網格,有53個單元1000多戶,每天居民隻要一個電話,我都會立馬跑去看看。垃圾堆放、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解決瑣事等都是最為常見的。”唐玲莉一邊擦拭額頭上的汗一邊介紹。自去年疫情發生,棲雲北路社區成立“社工委”后,她作為社區專干帶領5名駐守干部、2名網格員,一起負責整個網格的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對隔離人員上門服務。唐玲莉欣慰地說,起初不少人因隔離出現一些情緒波動,但經過一個月的堅持和努力,唐玲莉和網格員們的每一個小舉動都感動著被隔離人員的心,最后還成為了朋友。

唐玲莉是棲雲北路社區“娘子軍”的一員,自2021年蘭州市疫情發生以來,棲雲北路社區依托“社工委”的“大管家”熟人效應和主場優勢,對轄區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各種資源進行有力整合,駐守到小區樓院,“零距離”服務居民群眾,凝聚起聯防聯控共建共享的“向心力”。

目前,榆中縣按照“黨工委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裡式共享”的要求,在全縣6個社區、195個小區,完善“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工作體系,將現有的綜治、公安、城管、應急、環保等各類職能網格進行整合,吸納18個“愛衛會”、20個“公衛委”委員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擔任網格員,建強社區黨組織統領、以“社工委”委員和網格員為骨干的網格工作組,打破壁壘破解“怎樣聯”的問題,變社區“單打獨斗”為“多元參與”,形成了區域統籌、條塊協同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一網運行、全面覆蓋,讓“大家的事大家辦、眾人的事眾人商量”。

“四進四訪” 化解矛盾糾紛拉近黨群干群關系

榆中縣各“社工委”從辦好群眾的身邊小事做起,每月都會深入包抓網格,開展進網格整合力量、進小區宣傳政策、進樓院征集訴求、進家門提供幫助的“四進”活動﹔嚴格做到居民黨員、離退休干部、先進模范、生活困難戶“四必訪”。

楊喜齡是一名患有尿毒症等多重疾病的患者,每隔一天需前往醫院進行透析治療。兒子又身患漸凍症癱瘓在家。女兒因意外導致眼睛受傷,視力受損。母親年老多病需要常年照顧,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妻子身上。當棲雲北路社區通過“四進四訪”后,立馬聯系轄區愛心企業榆中建投公司等3家企業,為楊喜齡送上了5萬元救助資金,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為楊喜齡一家申請低保戶,每月發放2000元。在收到政府關懷和愛心企業捐款后,楊喜齡一家感激萬分。

“社區通過‘四進四訪’以談心談話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目前,社區組織社工委調解矛盾糾紛10余起,為特殊群眾提供生活護理、精神慰藉及健康指導等‘微幫助’30次,‘圓夢’‘微心願’44個,切實把社工委機制優勢體現在聯系服務群眾的具體實踐中。”棲雲北路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金玉琴介紹。

榆中縣堅持把“面對面”與“背靠背”結合起來,把“個別聽”與“集體談”結合起來,把“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說”結合起來,通過集中走訪調研、專項調查等方式,發放征求意見函12個,開展談心談話124次,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85條,排查解決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等群眾困難訴求44個,暢通渠道破解了“干什麼”的問題,准確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收集信息、聽取意見建議,開展居民需求評估,切實打通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三項清單” 多元化服務增強群眾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棲雲北路社區門口登記桌上,記者看到一本《居民服務投訴記錄薄》。翻開裡面記有2021年轄區居民對自己身邊發現的問題進行投訴,每一頁表格中包括投訴人、投訴問題、處理意見及結果、經辦人等內容,涉及老年活動室場地小、房屋漏水、樓道內堆放雜物等問題。居民事無小事,經過網格員的協調處理,每一頁投訴最后都記錄了處理結果。雖只是一個記錄本,但實現了從“居民點單”到“委員領辦”的過程,來化解矛盾、增進共識。

為著力滿足居民群眾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增強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榆中縣按照“征集需求—梳理資源—形成議題—討論協商—確定項目—跟蹤問效”的程序,充分挖掘各社工委單位職能和資源優勢,為社區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形成“資源清單”﹔對“四進四訪”發現的問題、征集到的訴求以及居民群眾通過其他渠道反映的實際困難,建立“需求清單”﹔通過社工委會議,研究匹配相應承辦單位,制定對應解決措施,形成解決方案,建立“項目清單”,確保辦理任務真正落到實處,以“做實服務”破解“怎樣干”的問題。

當記者來到隴翔苑小區,老黨員王得瑄以文明安全勸導員的身份為轄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對外來人員做好疫情防控登記和指路等工作。“疫情期間每天早8點到晚8點,主要是負責小區卡口值守,現在雖然疫情得以控制局勢向好,但志願者服務不能停,所以我依然選擇以志願者的身份為小區居民們服務。”王得瑄一邊巡查一邊說。王得瑄的加入為其他居民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實現了居民對社區事務由“旁觀者”向“參與者”的轉變,以此充分調動起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群眾所需與社工委所能的精准匹配,不斷夯實社會治理的群眾基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貴智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