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女代表風採】實驗室在田間地頭——記全國人大代表姜成英

石丹丹
2022年03月08日08:45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實驗室在田間地頭

白龍江畔,昔日荒坡綠意盎然,油橄欖喜獲豐收,種植戶的“錢袋子”更鼓了、笑容更加燦爛……這些都離不開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作為土生土長的隴南人,油橄欖對姜成英而言並不陌生。姜成英和油橄欖的故事,始於科研,卻又不止於此。

油橄欖是從地中海沿岸國家引進到我國的“舶來品”,如何實現油橄欖本土化是一大難題。為了能讓油橄欖在我國落地生根,姜成英和她的科研團隊經常深入甘肅省油橄欖主產區開展試驗研究。“通過不斷嘗試摸索,我們已經掌握了油橄欖在我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下的生長發育規律、開花結實機理,也為油橄欖在隴南的大面積種植提供了科學支撐。”

“科研是要問需於‘農’的,了解農民需要什麼,自己的工作才有更明確的方向。”姜成英一直把這句話挂在嘴邊,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調研走訪中度過。

“隴南多山,油橄欖大多種在半山坡,遇到陡峭些的,要手腳並用往上爬。”走訪調研的日子,姜成英並不覺得苦。在她眼中,農民在荒地或半坡上種植油橄欖,一方面可以增加植被覆蓋率,實現生態效益﹔另一方面,油橄欖作為經濟作物,也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真正實現“綠富雙收”。

“盡管油橄欖在隴南的種植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依然存在發展基礎薄弱、集約化經營程度較低、產業化程度不高、科技支撐不足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姜成英說。

品種選擇、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低產園改良……多年來,姜成英和團隊多次為種植戶進行技術示范培訓,走遍了隴南油橄欖適生區的17個鄉鎮300多個村,累計培訓相關技術人員1150人次、種植農戶3.2萬人次,有效解決了種植過程中技術欠缺等問題。

去年,姜成英帶領科研團隊在隴南市武都區舉辦了“油橄欖高接換優技術”培訓活動,這次培訓充分發揮了參訓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讓農民親自操作,現場學、現場練、現場考核,並根據掌握規范化和熟練程度,為10名“技術能手”和140名“技術明白人”頒發了証書,充分調動了種植戶的積極性。

“這種培訓方式不僅能幫助種植戶掌握急需的嫁接技術,改良品種,也能讓他們學到一技之長,培訓、帶動更多種植戶。”姜成英說。

關於油橄欖,有一組數據姜成英能夠脫口而出:隴南市油橄欖種植面積75.96萬畝,年產鮮果4.18萬噸,生產初榨橄欖油6200噸,綜合產值25.08億元,惠及6個縣區44個鄉鎮343個村40多萬人。姜成英團隊建成的5000多畝油橄欖標准化育苗基地和栽培示范園,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油橄欖26.3萬畝,幫助農民增收過億元。

“我的實驗多是在田間地頭開展,能盡己所能幫助種植戶解決實際問題,是我始終堅守的初心使命!”姜成英堅定地說。

經過近20年的努力,白龍江畔的荒山深溝披上綠裝、油橄欖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種植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由此,我們也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深植於心的為民情懷。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