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鬆茸液體菌種在臨夏州試種植成功
2022年05月13日15:15 |

近日,在州農科院現代農業試驗站,運用液體菌種試種的赤鬆茸已成功出菇,進入採收階段,標志著臨夏州食用菌在產業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填補了全州液體赤鬆茸菌種生產中的空白,成為打造特色優勢產業的又一成果。
據介紹,液體菌種是用液體培養基在生物發酵罐中,通過深層培養(液體發酵)技術生產的液體形態食用菌菌種。液體菌種具有流動性強、易分散、萌發快、發菌點多等特點,較好地解決了接種過程中萌發慢、易污染的問題,菌種可進行工業化生產,未來將助推全州食用菌產業進一步發展。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支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研發團隊在研究初期,遇到了各項棘手問題,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喜獲豐收。
州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發團隊成員蒲鑫說:“經過我們科研團隊的半年多的努力,赤鬆茸液體菌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多種條件下出菇良好。下一步,我們計劃積極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出適宜臨夏州推廣的食用菌液體菌種,以科技創新助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據了解,赤鬆茸液體菌種與傳統固體菌種相比具有成本低、接種方便、萌發快等優點。每袋液體菌種成本僅為固體菌種的一半,接種工作效率較固體菌種提高了4至5倍,且液體菌種具有流動滲透性,栽培袋內菌球密度大,接種后48小時菌絲便可萌發。
州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發團隊成員冶曉燕說:“我們食用菌研究所自2021年年底開始,就從赤鬆茸的液體菌種培養基配方的優化、栽培基質的配方以及不同栽培模式等多個方面入手,進行多次實驗,目前出菇效果不錯。傳統固體原種發菌需要40至50天左右,現在通過液體菌種發酵,隻需要15至2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了,大大縮短了生長周期。”(景 璐 穆風祥)
來源:臨夏州委宣傳部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