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語講述黃河文化故事
用成語講述黃河邊的動人故事,用故事演繹成語裡的生活智慧。3月18日、19日下午,省話劇院原創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在蘭州人民劇院成功上演,該劇別出心裁,以《塞翁失馬》《朝三暮四》《百川歸海》三個成語故事為主線,以兒童視角、舞台語言,妙趣橫生地講述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童”味十足地詮釋常見成語裡的生活智慧。該劇特邀導演、話劇“金獅獎”獲得者楊成說:“這是一部獻給孩子們的故鄉詩畫。”
“成語典故”,好看易會
成語故事《塞翁失馬》出自西漢劉安等的《淮南子·人間訓》。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的講述則靈動有趣,使其出處、典故及寓意躍然而出——
邊塞一老翁家門上貼著神奇的門神年畫,擁有魔力的福氣娃與倒霉蛋一出來就分別預示著好事或者壞事的發生。有一天,塞翁丟失了一匹馬,在倒霉蛋的影響下,塞翁因丟了馬責怪兒子,兩人吵得不可開交﹔不樂意的福氣娃“閃”出門來,走失的馬兒不僅回來,還帶來一群好馬,塞翁父子和好如初。結果,父子又被桀驁不馴的野馬踢傷,卻因此逃過了抓壯丁的“一劫”……塞翁失馬引起的一系列戲劇性反轉與變化,讓觀眾形象地理解、體會到“福禍相依”“遇事樂觀”的生活智慧以及矛盾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深刻道理。
“這個字啊,讀‘jū’,古代指猴子。”舞台上,演員手持一張字卡“狙”,開始了現場教學,“養猴子的爺爺就叫狙爺。”成語故事《朝三暮四》帶領觀眾踏上駝鈴悠揚的絲綢古道,去看愛猴如痴的狙爺和他心愛的三隻小猴子前往駱駝城賣藝的故事,笑點不斷。
《百川歸海》則講述了大禹治水過程中,讓肆虐猖狂的黃龍和洮龍從爭奪地盤大戰到言歸於好,最后“攜手”雙雙匯入黃河的故事,蕩氣回腸。
“好看,好記,還好學,很容易理解。”無論大朋友還是小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黃河故事”,生動有趣
邊塞大地、絲綢之路、黃河母親……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以旅人講述的形式,串聯起三個成語,不僅將話劇藝術、成語故事、人文典故和生活智慧充分糅合起來,還融入絲路集市、羊皮筏子、胡旋舞、駱駝城等隴原元素和非遺文化﹔同時,從舞台美術到燈光、服裝、道具、特效、化妝,觀眾視野所及,“黃河味道”十足,“隴原印記”凸顯。
“選擇旅人這一極具代表性的角色進行回憶式講述,是中國人尤其是黃河邊的人始終走在人生路上的一個映射。”該劇編劇鄧華解釋道。
此外,原創音樂貫穿全劇,特別是在甘肅及西北地域特有的“花兒”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元素,與流淌的河水、和煦的微風、回蕩的駝鈴等音效,營造出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現場”,“西北元素”濃郁,“絲路韻味”流淌。
青年作曲家金帆告訴記者,該劇既充分體現“黃河邊”這一特點,又立足隴原大地,將位於“絲綢之路”的甘肅獨特的文化底蘊呈現出來。
“孩子們,你們說,他們家的馬跑了是好事還是壞事?”“獲得了野馬群,可把腿給弄瘸了,孩子們,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去救這個小女孩嗎?”……舞台上,演員們投入角色,演得惟妙惟肖﹔舞台下,孩子們看得當真,用稚嫩的聲音齊齊回答“壞事!”“願意!”,時而為“塞翁”著急,為“失馬”回家歡呼﹔時而為“朝三暮四”的小猴子唉聲嘆氣,為“狙爺”擔心﹔時而憋足勁吹起氣球,“化身”舞台上的“羊皮筏子”……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創新採用全新“互動”模式,讓現場觀眾深度“融”入,與劇中故事情節一起經歷跌宕起伏,與劇中人物命運共同品嘗酸甜苦辣,話劇藝術的魅力與黃河文化的多彩,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
“我們相信,兒童話劇是講述黃河故事、中國故事的好方法。”省話劇院院長張沛告訴記者,計劃創排“雙語版”兒童劇《黃河邊的故事》,將其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優秀載體,推動隴原文化更好走出甘肅、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