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人民日报看甘肃-头版看甘肃-更多>> 自动刷新:40秒60秒手动 

我国首款碳—14核电池研制成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9 08:51)

  本报兰州3月18日电 (记者宋朝军)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烛龙一号”由西北师范大学和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联合研制。从核心材料研发到换能器件制造,“烛龙一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制过程中,团队攻…[详细]

甘肃加强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8 09:38)

  本报兰州3月17日电 (记者宋朝军)近日,甘肃部署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九大行动”,重点聚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等方面。其中,甘肃将持续加强祁连山、秦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在对现有观(监)测资源调查摸底基础上,推进建设一网联通、覆盖全域的祁连山保护区统…[详细]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建成投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7 09:05)

  本报兰州3月16日电 (记者王锦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16日建成投运,新建的T3航站楼将于3月20日零时正式启用。 据介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新建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其中T3航站楼配备超过60个登机桥位,是国内单体航站…[详细]

土堆危墙安全隐患已清除(反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7 08:59)

  2024年11月25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登《土堆危墙存在多年 只警示不处理》,报道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甘南小区北侧土堆、危墙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报道引起当地高度重视。经调查,甘南小区土堆围墙位于西站街道建西东路社区宝丰花园、甘南小区、武威路工贸小区3个小区交界处,长约40米,宽约3米,高约6米,…[详细]

让“到西部去”成为一种潮流(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7 08:51)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服务基层,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期大家谈由本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为当代青年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汇聚共识、提供指导。 ——编 者 追梦舞台 成才平台 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 树立、践行远大理想,是广大青年的共同追…[详细]

甘肃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6 08:29)

  春意渐浓,陇原大地干劲满满、热气腾腾—— 3月14日,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2×1000兆瓦燃煤机组项目建设现场,38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5、6号机组锅炉受热面焊接现场,800余名工人全力焊接锅炉水冷壁管,为年内项目投产发电赶进度、抢工期。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详细]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3 07:4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义务教育”话题引发热议,针对如何促进义务教育接轨数字时代、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社会关心的问题,记者连线嘉宾、共同讨论。 ——编 者 对话嘉宾: 周…[详细]

代表委员热议总书记的两会“关键词”·民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1 09:14)

  “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指出 增强就业…[详细]

代表委员热议总书记的两会“关键词”·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1 09:09)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指出 优化产业布局 增强发展后劲 区域联动…[详细]

面向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怎么“+”(热点聚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3-10 11:01)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产业持续壮大,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最近,记者…[详细]

首页  上一页  第 2 3 4 5 6 页  下一页  尾页

人民日报记者报道集更多>>

人民日报电子版在线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