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代“铁路人” “春运”跑了50年

谢英君、蒋幸端

2020年01月17日14:53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一家3代“铁路人” “春运”跑了50年

去年春节期间,一家人在站台上过了9分钟的“团圆年”后,妈妈特意给父女俩拍了这张合照。

2020年的除夕夜,广九客运段列车员韩志雯将继续在列车上度过,她所值乘的K778列车当天正好从兰州西站始发,大年初一晚8时多到达终点站东莞东车站。她的父亲韩署江在除夕当天也要值乘,她说:“今年爸爸也在自己的车上陪我一起‘过年’”。

爷爷、父亲和韩志雯一家3代人都是铁路人,“春运”也跑了50年,共同见证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爷爷

开绿皮车的老车长

爷爷韩福海是长沙客运段的老车长。1965年,爷爷退役转业到衡阳客运段,带着全家人南下从事铁路工作。

由于爷爷离世早,韩志雯没见过爷爷。听爸爸回忆,爷爷韩福海当时跑的车是烧煤的绿皮车,运行时速只有30公里,供暖和烧水都要烧煤。那时物资极端匮乏,设备极其简陋,火车不时发生故障。

那时,“春运”一词还未诞生,春节期间的客运就叫“春节客运”,没有现在的春运工作量那么大,就是客流量比平时大一点,为期30天,节前15天,节后15天。

尽管那时条件艰苦,爷爷和同事们依然凭着兢兢业业和认真工作的踏实作风完成了工作任务。

父亲

把锅炉烧得暖暖的

父亲韩署江跟随韩福海的步伐,长大后也成为衡阳客运段(现长沙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

绿皮车是20世纪80年代铁路客运的主要车型,运行时速可以达到60公里左右,没有空调,在车厢的天花板上有一排风扇,用于夏季降温。

绿皮车的密闭性十分差,四面漏风,车厢里白天还不算太冷,到了冬天的晚上,室外气温降低,旅客在车厢里也冻得直打颤。春节期间往往又是很冷的时候,列车要烧锅炉取暖,爸爸韩署江不仅要负责开关门,打扫卫生,还要负责烧锅炉。

那些年,父亲韩署江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尽量找地方给旅客安置行李,把车厢“烧”得暖暖的,送旅客平安回家与亲人团聚。

韩志雯

站台上过9分钟团圆年

2013年,韩志雯从铁路院校毕业后进入广九客运段,成为一名列车员,6年来,她值乘过25G、25T型空调车列车,感受到了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韩志雯是家里的独生女,工作以来没有一次能回家过春节。去年春节期间,爸爸正好休班在家,爸爸、妈妈一起去衡阳站给她送饺子,一家人在站台上过了一个9分钟的“团圆年”。

韩志雯说,她值乘过的深圳至乌鲁木齐Z230次列车是25T型列车,采用了国内甚至是国际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运行时速最高可达160公里。

火车装有空调设备、集便装置、电茶炉,车厢的密封性也极强,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韩志雯常说,她要坚持爷爷的初衷,节假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荣耀。(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英君、蒋幸端 通讯员宋海伦)

(责编:焦隆、周婉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