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他们向家乡报平安

——《平凉日报》记者连线平凉支援湖北医护人员

记者 赵育娴

2020年02月09日21:48  来源:平凉日报
 

2月8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里,平凉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依旧奋战一线,为更多人的团圆坚守岗位。

从大年初四开始,平凉市先后有12名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走进武汉病区,投入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工作还顺利吗?饮食还习惯吗?这些“白衣战士”的近况牵动着平凉人民的心。2月8日当晚,他们通过《平凉日报》给家乡人民报平安,感谢大家对他们的挂念。

李敏: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就在元宵节的前一天,作为甘肃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士李敏被抽调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意味着工作强度更大,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对李敏来说,这个元宵节,她还是和平时一样,在全力救护病人中度过。唯一的不同是,下午从病区交班回来后,发现晚餐多了一份汤圆。

“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人都平平安安。”采访时,李敏通过视频发来了祝福。当记者问到有没有和家人联系,李敏说,虽然每天回到驻地都很累,但为了让家人放心,还是会尽量通过视频、电话报平安。

丁瑞:惦记远在兰州的父母

从请战去武汉支援医疗救治工作,到随甘肃医疗队正式出发,时间紧,任务急,丁瑞来不及仔细收拾整理,就进入了备战状态。

2月5日凌晨,到了武汉,入住宾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同事帮忙剪去她留了多年的长发。“马上就要上战场了,短发能节省穿脱防护服的时间,也能更好地防止感染。”

昨天刚上过夜班,今晚丁瑞抽空换洗了衣服。丁瑞和其他甘肃支援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员都被分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院设有2000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因为父母在兰州,丁瑞在驰援武汉前已经大半年没和他们见面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确实有点想爸爸妈妈,只希望能努力工作,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回家。”

苟晓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和丁瑞一样,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苟晓娟也是前一晚刚上过夜班。苟晓娟告诉记者,自己和队友2月5日到达武汉后,第二天进行了培训,晚上就进入了病区。

“方舱医院的患者都属于轻症感染者,治疗项目不多,更多是提供心理护理,疏导情绪。”苟晓娟说,从进入病区开始,每个医护人员也都进入了隔离状态,有严格的消毒和管控措施,除了上下班,不能随意出入驻地和互相交流。

“元宵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和武汉人民在一起守护家园,愿疫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当记者问她有什么愿望时,苟晓娟发过来这段话。

王晓娟:和病人一起度过

作为一名1997年就参加工作的党员,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晓娟是静宁县人民医院派出的第一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王护士长业务能力很强,临床经验丰富,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申请书。”静宁县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路晓娟告诉记者。

2月8日晚上9时,在记者连线王晓娟时,她告诉记者,元宵节自己只想多休息一会,因为还有3个小时就要开始夜班前的准备工作了。

“今晚是凌晨2点的夜班,明早8点才能下班。”

他乡的节日,战“疫”的一线。听到记者提起家乡和亲人,王晓娟哽咽着说,一切都还能适应,将尽力帮助更多病人,为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亚江: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病魔

“今晚休息,在驻地过一个特殊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这晚,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亚江刚好轮上了休息,独自一人在驻地的房间度过。

陈亚江告诉记者,进入病区以后,虽然同一批还有队友在一个驻地,可有人白班有人夜班,大家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很难同步,很少能聚齐。

“遥祝家乡人民阖家平安。”陈亚江说,这个元宵节不提倡聚会,不止是他们,大家都很不容易。所有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会共同努力,听从指挥,早日战胜病魔。

邢燕:不惧怕,不退缩

从凌晨十二点多开始准备,到元宵节中午十二点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邢燕才下了夜班。她告诉记者,明天还是夜班。

“一个班六小时,但加上准备工作,来回一般都要近10个小时。”邢燕说,严实的口罩加上防护服,往往一次班下来耳朵被勒疼到快要掉了一样,护目镜和鼻夹双重作用下,鼻子几乎不通气,这种缺氧的状态下连续工作,体力会有些透支。

“确实是有点累,但一切义不容辞,这是任务,更是责任。”邢燕语气中透着坚定,她说,我们不惧怕,不退缩,一定积极完成任务,早日平安回家。

(责编:焦隆、周婉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