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们驱车来到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的李家沟村。而今,硬化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村子里,家家户户土房变砖房、旧房变新房,屋外花红柳绿,屋里整齐干净,老人在树荫底下拉家常,娃娃在屋里头连着网络上课,宛若一幅世外桃源图。
“我们李家沟村去年脱贫了!”说起现在村子里的情况,李家沟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建龙脸上笑开了花。
李家沟村主要种植花椒、苹果和核桃,以前是,现在也是,土地的数量没有变,耕种的人和农作物也没有变,怎么几年时间就脱贫了呢?
“这里头的秘密,和一个人、一件事关系很大。”李建龙对记者说,我带你去村子里走走,你就知道了。
下午3时将近,在村委会院子,记者见到了李建龙说的那位帮助村民脱贫的人——乔理。
因为忙着准备加班,他才从镇子上吃饭回来,手里提着没有吃完的炒面片,说是留着当晚饭。
乔理是天水市麦积区税务局的干部,也是李家沟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从2017年来到李家沟村,他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样帮村民脱贫。
“土地是老百姓的根。”乔理说,把每家每户的情况摸排清楚后,他和村里的干部决定在鼓励村民发展以大红袍花椒种植为主的产业上下工夫,努力将村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
提升改造退化、老化的花椒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享受扶贫政策……找到出路,乔理和大伙儿忙了起来。
“最难办的还是怎么样让村民学会科学种植。”李建龙说出了真正的难题。
以前粗放式的花椒种植产量太低,产出的花椒质量差,卖不上好价格。为此,乔理从麦积区请来专家为村民培训,但很快遇到难题,没有几个村民愿意放下手里的农活去听课。
“刚开始叫不来人听课,我们就买了剪刀、锯条、农药等老百姓需要的东西当做听课签到的礼品,鼓励他们来。”乔理告诉记者,刚开始为了礼品来听课的老百姓,后来都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
乔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一亩地最多能收干花椒100斤左右,一斤只能卖三四十元钱,一亩地最多产出3000元。经过一年的科学种植,亩产提高至160斤左右,花椒质量明显提高,一斤至少可以卖到50多元,最多能达到80元,一亩地的收成能到8000元。
李家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白会霞是科学种植的受益者。
今年55岁的白会霞,大字不识几个,但每次培训都会去,也都认真听,认真记。
“这些专家教给我什么时候修剪枝,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农药。”白会霞直言,刚开始是去领礼品的,后面才发现这种树也有很多门道,现在她是培训课的忠实粉丝。
2019年,白会霞脱贫了,仅自己种的两亩花椒地就收了1.5万元。她说:“又到春种的时候,今年有疫情,村里请专家办网课,我在手机上听,每期都不落。”
“在村里办培训班的同时,我们还把参加培训的学员带到陇南武都,参观学习电商和花椒种植经验。”乔理说,从2017年开始,李家沟村每年都有课堂培训、田间实践、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村民提高花椒树园子管理能力、增加花椒产量。
“乔书记还发动村里有能力的村民收购花椒,既能解决当地花椒销路问题,还能培养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建龙说。
现在,花椒种植收入已经成了李家沟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推进智慧化管控系统 兰州市500余家“网约房”纳入治安管理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近年来,网上提供房源、网上签订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网约房”日益增多。据兰州市公安部门统计,目前兰州市共登记“网约房”500余家…【详细】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首映 人民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在兰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甘南州委宣传部出品,前后拍摄制作历时四个多月。 “甘南这块美丽的土…【详细】
兰州新区开出首张《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助力企业“走出去” 人民网兰州8月9日电 (高翔)日前,兰州新区税务局为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的兰州大宏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据悉,这是兰州新区开出的第一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