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起秧歌迎新春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美丽的彩绸舞起来,动人的秧歌扭起来……1月25日,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大庄秧歌汇演在大庄小学拉开了序幕。火红的秧歌表演展示了全村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新风貌。
飞舞的绸缎,整齐划一的舞步,节奏鲜明的锣鼓,表演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管天气寒冷,但秧歌队的表演者伴着锣鼓声尽情表演,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除了有好看的秧歌队表演,还有踩高跷、划旱船、骑毛驴、舞狮等节目,精彩的表演吸引村民观看,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和政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蒋胜利介绍说:“杨马族村群众过春节有玩秧歌、‘上十三’的习俗。据考证,这里的秧歌历史悠久,自清朝中期始相沿至今,所玩的‘尕黑驴’‘四大光棍’‘六大新郎’‘鼓’等享有美誉,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秧歌的故乡,杨马族村传承和保留着和政传统秧歌的精华。在参加全州汇演中,被州文联、州文旅局评为优秀奖。”
“把美好的生活、丰收的景象唱出来,跳出来,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们扭秧歌,越扭越高兴。”村民曾凤英说。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新春扭秧歌的劲头也越来越高涨,现已成为农村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这些由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朴实喜庆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秧歌表演,让节前的农村欢腾起来,让过年的气氛铺满了乡村大地,更让群众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文化活动中欢乐满满。
“为了组织领导好秧歌队伍,秧歌队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秧歌队总指挥、指挥、角色负责人等。经过紧张筹备、排练和竞角,秧歌队伍迅速组建完成。经县上验收后,为沿途群众送去吉祥与欢乐。”达浪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说。
“平日里忙忙碌碌,现在要过年了,总要红火一下嘛,希望村上多举办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贡献一份力量!”村民蒲新明笑着说。
如今,搭乘着乡村振兴的顺风车,杨马族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都希望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喜迎新春、过个欢乐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