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特别关注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千年河套灌区焕新彩

2023年09月27日10:1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千年河套灌区焕新彩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改造、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条引黄干渠(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改造、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改造、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改造、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关镇,收割机在收割青储玉米(无人机照片,9月14日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改造、生态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河套灌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责编:周婉婷、焦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