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

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如何轉運處置

王文嘉

2020年02月13日09:17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馬莉葦 攝)
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馬莉葦 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等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有一群“另類”的白衣天使——醫療廢物收運處置人員。他們幾乎不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但他們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在疫情防控一線默默奉獻。

醫療廢物(俗稱“醫療垃圾”),也被稱之為“頂級殺手”,因為它們存在著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等有害物質,處理起來需要專業技能和萬分小心。這些白衣天使們負責安全轉運處置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防控病毒傳播,堅決守護疫情防控最后一道安全防線。這些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的醫療廢物最終是送到哪裡?如何進行處理呢?

每天下午5點,鄭麗珍駕駛著醫療廢物轉運車進入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停車后她會仔細檢查自己的口罩、護目鏡、手套和將防護服,接著用消毒液給身體和車體都噴了個遍,這才打開后門,將一箱箱醫療廢物搬進處置中心。

消毒、清點、記錄、轉運,這是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轉運員鄭麗珍和她的30余名“戰友”一天的全部工作。

連日來,他們戴著口罩,身著隔離服,駕駛醫療廢物轉運車輛,日夜不停地奔波在蘭州市的道路上,10條路線收集、1400家醫療機構和17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都要靠他們統一回收轉運,轉運醫療點分散、線路長,這些困難使得他們每天必須早出晚歸才能完成任務。

據介紹,每天各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都要用專門的收集推車收集后進行登記、稱重以及外包裝消毒,然后運送到統一的收集點裝車,最終轉運至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為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克服防護用品短缺的困難,這些轉運人員堅持不在外面用餐,他們也不敢多喝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障城市環境安全。

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位於永登縣樹屏產業園區內,承擔著蘭州市的醫療廢物處置任務。做好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黨支部積極響應永登縣委、縣政府號召,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專車、專線處置所有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認真完成收集、處置、轉運任務。同時,他們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守好“主陣地”,種好“責任田”,准備打好“持久戰”,堅決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

雖然外面天氣寒冷,但是處置車間內的溫度不低。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讓那些靈活的身材顯得臃腫笨拙。但是要高溫焚燒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一箱箱的醫療廢物還得靠工作人員抬到上料口。作為傳染性病毒的最后接觸者,生產一線的職工面臨著病毒感染的重大風險,但是特殊時期的他們不畏險情,做到了24小時不間斷處置。

“一晚忙活下來,整個后背全是汗,濕噠噠的,讓人很是難受。”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處置車間職工本維權說。雖然防護服下的衣服早已濕透,護目鏡下的眼睛也模糊了,但他們依然堅持在一線進行作業。據統計,1月20日至2月9日,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醫療廢物轉運總量達137.78噸,其中1月26日至2月9日蘭州市17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特殊醫療廢物轉運13.71噸。

“從開始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后我就再也沒有回過家,想家裡人的時候就給他們發視頻,我在視頻裡都告訴他們了,我一定要堅持到疫情結束后安全了再回家。”本維權的眼裡噙著淚花。

在中控室、倉儲、清洗消毒、焚燒、填埋、水處理等場所,始終有工作人員堅守的身影,確保各種機器正常運轉,雖然他們眼裡布滿血絲,卻又異常專注。設備不停運、24小時正常處置的背后是這些人的堅守。“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全力以赴”已成為他們新的工作准則。

“目前的工作量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一線工作人員面臨著工作量大和易被感染的雙重壓力。”甘肅省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安全生產管理部部長馬統正說:“和戰斗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一樣,進行醫療廢物處置的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感染風險。醫護人員在第一線,我們把守最后一道關卡,守好這道關卡,就能防止病毒的再次污染,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堅決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

(責編:周婉婷、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