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風華百年路 奮進新隴原”行進式採訪報道】

八步沙: 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金奉乾

2021年06月16日08:44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八步沙: 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六月的八步沙,草木蔥蘢,綠意盎然。檸條、梭梭、花棒等匯聚成的沙漠林帶,如同一張巨大的綠色地毯,為大地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6月15日下午,參加“風華百年路 奮進新隴原”採訪團的記者們一來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眼窩子沙治沙點,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這些樹是20世紀80年代栽的,現在都碗口粗了,長得挺拔高大。說實話,每次看到這些在沙漠裡頑強生長的樹木,我心裡都很感動,真是太不容易了……”八步沙林場場長、第二代治沙人代表郭萬剛站在眼窩子沙治沙點的棧道上,指著不遠處的榆樹感慨道,當年栽植的時候,樹苗還沒有指頭粗,如今都長成擋風固沙的綠色“衛士”了。

過去的眼窩子沙,寸草不生,黃沙肆虐,“一夜大風沙騎牆,早上起來驢上房”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1981年,古浪縣土門鎮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六位年近半百的村民發起和組建了八步沙集體林場,帶頭承包治理沙漠,以“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死了也要埋在八步沙”的堅韌和執著,在眼窩子沙開啟了第一代治沙人的艱辛治沙征程。

“樹木長起來了,沙子被治住了,風沙線后退20公裡,才有了今天我們眼前的萬頃良田和美麗家園。”郭萬剛告訴記者,如今在眼窩子沙治沙點已完成治沙7.5萬畝,形成一條南北長10公裡、東西寬8公裡的防風固沙屏障。

登上八步沙兩山實踐創新基地36.4米高的防火瞭望塔,從遠方的祁連山下延伸開來的綠色林帶盡收眼底。同時,一塊塊長勢喜人的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讓人無不驚嘆。

“生態好了,風沙就少了,雨水就多了,庄稼也就長好了。”八步沙林場職工、第二代治沙人代表賀中強說,今年八步沙一帶的降水量與往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庄稼長勢好於往年。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40年來,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扎根沙漠、矢志不渝、拼搏奉獻,完成治沙造林25.2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3萬畝,創造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奇跡,為干旱荒漠區防沙治沙創出了一條典型的成功之路,也為改善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年以來,八步沙林場採取工程治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的措施,在八步沙、民調渠沿線、甘蒙省界等區域完成治沙造林10.16萬畝,六道溝完成工程治沙0.7萬畝,城區機關單位干部職工完成義務壓沙0.46萬畝,開工建設壓沙道路102公裡。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單位對接合作,建成梭梭、花棒混交林2萬畝,探索出一條多主體、多層次治沙新路子。

“回想40年來,我們三代人在沙漠裡走過的路,有艱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驕傲。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沒有社會各界的關心,就沒有我們八步沙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郭萬剛說,如今第三代治沙人開始陸續加入治沙隊伍,加上治沙技術在不斷改進,沙產業建設不斷發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新思路、新舉措,“下一步,我們要把古浪的沙化土地治理好,讓鄉親們過上山清水秀、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責編:周婉婷、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