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本網專稿

舊址遺跡成“教室” 文物史料變“教材”

甘肅省慶陽市用足用活紅色資源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08月17日15:33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蘭州8月17日電 (高翔)革命老區慶陽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慶陽市各級各部門用足用活紅色資源,把革命精神的弘揚傳承融進各類黨史學習中,充分發揮了慶陽紅色資源的獨特優勢,綻放了紅色教育光芒。

“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就要緊緊依托“紅色南梁”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精神內涵,深化拓展教育外延,整合各類紅色資源,不斷豐富平台載體,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銘記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悉心領悟南梁精神的時代內涵,讓南梁精神薪火相傳。為此,慶陽市華池縣緊緊圍繞“搶救性、保護性、利用性”原則,全面整合縣內各類紅色遺址遺跡,按照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五有”標准,加大對43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整修提升和開發利用,以全國“革命文物連片保護”和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啟動實施了南梁研學教育基地項目和南梁特色小鎮革命傳統體驗培訓基地項目,將紅色文化遺址遺跡轉化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平台載體,使黨員干部在“故地重游”中實現理論與現實的結合、產生思想與情感的碰撞、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根據南梁“兩點一存”的重要歷史地位,華池縣不斷挖掘提煉,逐步開辟了以南梁紅色故事為“點”,南梁革命紀念館參觀講解為“線”,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歷史進程脈絡為“面”的體驗教學,創新開辟了“課堂+基地+實踐”的多維現場教學模式,打造形成了紅色主題特色教學體系。

隻有深入挖掘慶陽紅色革命歷史,全力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基地,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推動紅色資源火起來、紅色人物亮起來、紅色精神揚起來、紅色基因傳下來,才能有效發揮紅色記憶和革命精神的力量,滋養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忠誠履職奉獻,創新擔當作為,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慶陽市寧縣以紅色教育基地為平台,通過一件件歷史實物、一個個人物故事、一張張檔案資料等,還原式展覽王孝錫、任鼎昌等一批革命先輩獻身革命的英雄事跡,打造常學常新的紅色教育生動課堂。市內多個部門和單位紛紛赴中共邠寧支部參觀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烈,在紅色精神的洗禮中重溫入黨誓詞、合唱革命歌曲、分享紅色故事、書寫學習感悟、聆聽黨史宣講,激勵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正寧縣則運用集成式、創新式的表現形式,打造紅色秦腔現代劇《寺村塬》並在全縣范圍內展演,再現中國工農紅軍帶領游擊隊打敗反動勢力,建立紅色政權,開辟寺村塬革命根據地的艱苦奮斗史,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懼風險、敢於斗爭,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披堅執銳、勇立新功。

隴東報社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分兩批赴哈達鋪、臘子口、俄界等紅色革命聖地參觀學習,通過追尋紅色記憶,引導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激發全體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熱情。

慶陽廣播電視台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赴南梁革命紀念館、抗大七分校舊址等地開展“學黨史 感黨恩 踐初心 跟黨走”主題黨日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汲取強大動力和思想源泉,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面向群眾”是南梁精神的特別內涵和慶陽的“紅色名片”。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了讓群眾“少跑路、多辦事、不添堵”,慶陽市通過書記信箱、“12345”市長熱線、來信來訪等渠道廣泛征集民意民需,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台賬,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用實際行動擦亮了慶陽這張“紅色名片”。如慶城縣聚焦“六個著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論証儲備招商項目8大類40個,總投資79億元。同時,輸轉城鄉勞動力2.67萬人,完成城鎮新增就業620人,著力解決了當地就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西峰區在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方面實施了3個城市“斷頭路”暢通工程和5條道路雨污管網分流改造項目,開工建設村民小組和農戶進戶道路150公裡,啟動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16條45公裡。另外,在緩解城區停車難方面,西峰區計劃新建生態停車場12處,立體停車場2處,建成后可提供停車泊位3110個。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