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典型示范、有序推進 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06月18日14:52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高台6月18日電 (王文嘉)6月18日,中共甘肅省委在張掖市高台縣舉行了“風華百年路 奮進新隴原”——甘肅省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張掖專場)。發布會上,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又生介紹了張掖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黨的建設取得的成就,並與張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張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文生,張掖市高台縣新壩鎮黨委書記許正飛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

“張掖境內3.86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祁連山水源涵養區、黑河濕地、荒漠戈壁三大生態系統交融銜接,綿延1000公裡的祁連山有700多公裡在張掖境內,黑河穿境而過,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謝又生說,“張掖是旅游勝地,全市4A級以上景區達到20家、四星級旅游飯店達到16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據了解,2017年張掖市5個貧困縣區和27個貧困村脫貧摘帽,2018年剩余的3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2019年最后3925戶10553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2020年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3810元。2018年,張掖市推進以“兩帶四區四線”為重點的鄉村振興示范建設,帶動鄉村振興向整體推進、全域拓展提升,張民公路、張肅公路兩條國道100公裡示范帶基本建成。 

此外,張掖市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水肥一體化建設,累計發展高效農田節水面積226.6萬畝,年節水2.7億立方米。該市以“一園三帶”為重點的國土造林綠化工程三年完成營造林164萬畝,修復“三化”草地170萬畝,帶動全市利用荒灘、荒地、戈壁灘通過水土保持等方式,近三年每年造林面積均達到50萬畝以上。

“我們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新興生態工業、全域生態旅游業、現代生態服務業‘四大生態產業’,加快構建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謝又生說,“我們著力打造綠色蔬菜、奶牛肉牛、現代種業、現代設施農業‘四個百億元’農業產業集群,農畜產品加工、智能制造、清潔能源、新型材料‘四個百億元’工業產業集群和‘百億元’文旅康養產業集群,逐步打造清潔能源和新型材料‘兩個千億元’產業集群。”

另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張掖市共有基層黨組織4063個,黨員9.4萬余名。近年來,張掖市實施了“千名書記進黨校”計劃,分領域、全覆蓋培訓基層黨組織書記6500多人次。此外,張掖市著力打好黨支部建設標准化、黨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兩整治”組合拳,全覆蓋建立黨支部工作聯系點2000多個,創新開展標准化星級爭創活動,培育選樹標准化先進黨支部394個。

據張文生介紹,張掖市出台了《關於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積極探索“黨建+產業”模式,組建片區黨委等功能型黨組織43個,形成了“大帶小、強帶弱、富帶貧”的區域化黨建格局,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責編:周婉婷、王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