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遺產傳播分享中國智慧(觀天下)

齊 欣

2021年06月21日15: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以文化遺產傳播分享中國智慧(觀天下)

5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成立世界遺產委員會,旨在通過保護、分享、傳承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遺產,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間的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1985年11月,在侯仁之、陽含熙、鄭孝燮、羅哲文等4位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推動下,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批准中國成為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

36年來,以文化遺產為突出代表,世界遺產價值理念已被中國社會廣為熟知和接受。伴隨著文化遺產傳播,世界遺產正在成為新興公共資源,多方位地融入到文化、經濟、生態環境、社會和諧發展各個領域﹔同時,中國在遺產保護方法,遺產線路、農業遺產、灌溉工程遺產等新型遺產類型的培育與利用方面,也都在為世界貢獻著經驗。舉例來說,中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已不再局限於描繪歷史智慧和豐收的景象,而是集聚農業技術、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資源,力圖構建提升人類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活態系統”。在近期發布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決議草案”中,中國長城保護管理工作獲得了高度評價。“草案”認為:中國政府對長城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頒布總體規劃、夯實法律基礎、開展能力建設、推動公眾傳播、探索高新技術、促成國際交流、加強旅游管理,以及針對重點段落開展遺產影響評估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確保了遺產地突出普遍價值得到妥善保護。這項“決議草案”如在即將於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長城”將是繼“大運河”后,中國又一項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可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示范案例。

文化和自然遺產在中國的保護與創新,也可以視做其影響力“從小到大”的傳播過程。“文化遺產傳播”最先從文化遺產領域起步,已經形成獨特的准則、視角、評估方法並開始應用至所有的遺產領域。文化遺產傳播工作者長時間地跟蹤、描述中國在履行世界遺產公約責任、保護那些“超越國家界限的、對全人類現在和未來均具有普遍重要意義的文化或自然價值”所做的工作﹔也評估世界遺產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和遇到的難題。在長期實踐中,人們對“文化遺產傳播”的理解也在不斷演化。早先文化遺產傳播被簡單理解為:以文化遺產為內容的信息流動﹔現在則於更大的空間內關注其社會功能——“承載文化遺產價值的相關信息和行為,在‘真實、完整’的標准下,通過個體、群體和團體間的相互影響,從而使得文化遺產得以價值增值的過程。”於是,文化遺產傳播開始“以遺產價值視角,去重新觀察身邊的一切”。不僅關注遺產本體,而且開始關注和記錄“人”的行為﹔不僅關注遺產地內的利益相關者,而且關注遺產地精神的提取、延續及影響力。

2008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第16屆全體會議通過了《有關保護遺產地精神的魁北克宣言》,提出“遺產地精神”應包含有形(建筑物、遺址、景觀、線路、可移動文物等)和無形因素(記憶、故事、文獻、儀式、節日、傳統知識、價值觀、用色、氣味等)﹔同時也更加明確地提出:“遺產地精神本質上是由人傳播的,這種傳播本身就是其保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認為交互式的傳播和相關社區的參與,是保護、使用、加強遺產地精神最有效的方法。傳播是保持遺產地精神生命力的最好工具。”

保護世界遺產是一項共同事業,需要長期、大量、耐心的投入。於是,對於來自任何國家和地區取得的成績,全球各地的人們都會感同身受,將其視為共同的成就。所以,文化遺產傳播強調基於“真實性、實踐性、公共性”的傳播原則,向社會公眾呈現真實、講述細節和分享智慧,從而增加社會對於世界遺產和保護工作的認知與尊敬。

對於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工作來說,2021年極不平凡。6月12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剛剛過去,我們又將見証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歷史性時刻﹔7月中旬,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金秋十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我們期待以此為契機,中國世界遺產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相關經驗能給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鑒。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