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鞏固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1年永靖縣主動適應“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形勢任務,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擺在突出位置,按照“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要求,接續奮斗、攻堅克難,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省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項考核、東西部協作考核評價兩項考核均為“好”等次。
持續打好促農增收“組合拳”。守牢糧食安全底線,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投入2.3億元大力發展“牛羊菜果薯藥菌百合”八大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三區九帶一廊”農業結構布局,完成特色作物種植33.98萬畝,建成產業園6個﹔新發展規模養殖戶100戶,累計到達5760戶。扎實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通過技能培訓、“走出去”和“家門口”就業等多種方式多渠道促進就業,開展勞動力培訓0.42萬人,輸轉勞動力5.6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3.06億元。以超常力度推動金融幫扶,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1.63億元,創業擔保貸款3.64億元。2021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932元、同比增長11.2%,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0842元、同比增長21%、高於全省水平。
精心打造鄉村建設“標杆村”。2021年投入資金5.5億元,重點實施基礎設施、示范村建設、產業發展等補短板項目,持續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有效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深入貫徹落實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緊盯3大類23項創建指標,投入3.6億元,集中實施道路改造、污水處理、風貌改造、燃氣入戶、產業培育等項目,優先打造三塬鎮、大川村、城北新村等示范鎮村,年度創建任務高質量完成。深入開展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完成衛生改廁5100座,健全完善農村垃圾收運長效機制,全縣配備保潔員3082人、垃圾轉運車508輛,設置垃圾收集點122個,建設垃圾轉運站6個。以示范村創建為重點,全面加快蘭劉公路、西山公路、蘭永公路沿線村庄風貌改造,以園林化目標開展美化綠化,建設“美好永靖”。
借力用好協作幫扶“助推器”。鞏固拓展與廈門的友好合作,深化濟南東西部協作,2021年落實幫扶資金6924萬元,實施產業扶持、示范村建設、就業獎補等11類31個項目,完成消費幫扶1.19億元﹔建成永靖·天橋產業協作示范園,新建高效節能日光溫棚194座,推廣種植西紅柿、草莓等新品種18個,吸納周邊群眾380人穩定就業﹔引進甘肅九間棚2家企業落地永靖,開啟了東西部協作新篇章。深入推進中央單位定點幫扶,中國地震局落實幫扶資金681萬元,實施產業、教育、生態等項目21個,為籌辦2022年中國地震局定點幫扶永靖30周年奠定基礎。同時,省州縣115家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協調落實幫扶資金1092萬元,幫辦急難事413件,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樹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風向標”。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行動,建強基層黨組織和帶頭人隊伍。持續開展基層干部“數家珍、說變化、話未來”和基層群眾“說變化、感黨恩、愛家鄉”活動,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全縣上下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干勁。
來源:永靖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