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 從小村鎮到活力新城

“以前這一片是土木房,周圍全是庄稼地和荒灘。”近日,說起蘭州新區的變化,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居民王永珍感觸頗深,“現在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城市小區,我們一下子從農民變成了城裡人。”
今年61歲的王永珍是蘭州新區彩虹城小區的住戶。在她的記憶裡,“以前的村子,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一場風能從春刮到冬。”
蝶變始於2012年。
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第五個、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古老的秦王川奏響了新區開發建設的時代樂章,一幅雄渾壯闊的建設畫卷,在人跡杳杳的荒灘上鋪展開來……
2022年8月20日,蘭州新區迎來獲批國家級新區十周年。
十年光陰,在時間軸線上不算長,但在蘭州新區的歷史標尺上,卻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跡。
從土坯院落到高樓林立、從羊腸小道到柏油馬路、從農業村鎮到現代新城、從產業藍圖到產業集群、從基礎條件匱乏到資源要素聚集、從突圍探索到改革集成高效、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從黃土荒丘到綠色宜人、從民生兜底保障到優質共享……
十年來,蘭州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一個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打造了一座規劃先進、治理高效、宜業宜居的活力新城。
“近幾年,我們堅持抓產業布局,補民生短板,建公益配套項目,創造出了‘蘭州新區速度’。”蘭州新區自然資源局局長王炯說,昔日破舊的村庄如今已被整齊劃一的生產車間、現代感十足的科研平台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取代。
“現在我們都搬進了樓房,出門就是超市和醫院,還有大廣場供人們休閑娛樂,真的感覺很幸福。”王永珍說。
王永珍的老伴在小區對面的京都商場找了一份保安工作,既能照顧家人,又有穩定收入。孫子就讀的蘭州新區第一小學離小區僅500米距離,學校標准化食堂、午休室、體育場、功能教室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教學環境優越。
隨著蘭州新區的建設發展,各項惠民政策加快落地。當王永珍拿到養老保險金時,開心了好久。“有了黨的好政策,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王永珍說。
建設人民幸福滿意的城市,讓群眾在城市飛速發展中不斷增強獲得感,是蘭州新區始終追求的目標。
十年來,蘭州新區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聚力實體經濟發展,大抓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培育綠色化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產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0%以上,經濟總量邁上300億元台階,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
十年來,蘭州新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城市綠化率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現在的36%。高標准推進城市建設,城市核心區基礎設施全面配套,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交通體系基本形成,精細化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形態更加完備。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番,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迎著朝陽,每天清晨,王永珍都會招呼她的伙伴們,一道去體育廣場鍛煉身體,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記者手記】
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唐學仁
民生改善、產業聚集、開放通達……十年間,一個個發展新故事繪就蘭州新區新貌。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蘭州新區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善為人先的智慧,精准把握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系統改革破堅冰、產業集聚壯實體、創新開放建高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改革發展成績單。
時代催人奮進,使命任重道遠。今天的蘭州新區,已站上新的發展起點,迎來了大有可為、加快發展的重要窗口期。牢牢把握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創新無止境、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