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和政帶旺春節“游”經濟

馬瑞鵬 董平
2023年01月29日14:29 | 來源:民族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和政:“拉滿”年味儀式感 帶旺春節“游”經濟

春節期間,和政縣依托良好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融合傳統習俗、非遺文化、冰雪旅游,吸引大批游客駐足觀賞、消費、體驗。

冰雪嘉年華

位於法台山景區的鬆鳴岩國際滑雪場年前便開始著手春節假期的服務准備工作。造雪、設備維護、消殺,一切准備就緒后迎來了節日期間的游客高峰。“春節假期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00名左右,預估7天長假營收能達到200萬元左右,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營收水平”,鬆鳴岩國際滑雪場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滑雪場基本處於滿負荷運轉,滑雪場已“兔”出重圍,再現熱鬧喧囂。

停車場裡,停滿了來自各地不同號牌的車輛。滑雪場上,身著各式各樣、五顏六色滑雪服的“滑友”們,操著不同地區的方言,歡呼聲此起彼伏,瞬間成為了雪地裡一道道美不勝收的風景線,給沉寂了半年的法台山景區帶來勃勃生機,大家都盡情享受著滑雪運動帶來的新鮮與快樂。

秧歌鬧新春

除了景區內熙熙攘攘,在和政縣各鄉村的“秧歌場”裡,同樣也是人山人海。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扭秧歌鬧新春也成為和政縣春節期間吸引游客眼球的“爆點”。和政秧歌是和政縣群眾正月鬧新春活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每到春節,當地群眾自己籌資,自行組織,籌辦秧歌隊。從農歷正月初三到十六,和政城鄉鑼鼓聲聲,秧歌勁舞,到處是一片辭舊迎新、歡度佳節的喜慶景象。“十排秧歌隊由三個鄉鎮七個村400多人組成,除了傳統的流星、四大中郎等傳統節目外,我們還新增了雙獅鬧春、貨郎串鄉等新角色,用傳統的秧歌曲調譜上新詞,歌頌傳唱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和政的發展變化,希望新年裡給大家帶來歡樂”,秧歌隊總指揮馬懷祿樂滋滋地介紹道,他們的秧歌表演一直深受群眾支持與喜愛,出彩的秧歌表演一度吸引了央視媒體的報道,“和政秧歌從明代一路演繹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雖然是老文化老傳統,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都紛紛加入到秧歌隊,我們越‘扭’越年輕,越‘扭’越不怕斷代!”。

史前探秘游

與熱鬧喧囂的滑雪場和秧歌場不同的是,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裡卻多了些許“清淨”,“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解,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和政擁有著動物的天堂,神奇的六項世界之最……作為一名講解員,我誠懇邀請您來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參觀,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講解員張琴琴認真的解說道,而游客們也都安安靜靜地聆聽著古動物化石的史前秘密。記者注意到,這裡正吸引著周邊縣市或外地越來越多的游客特意前來參觀,尤其是親子游、研學游居多。據悉,平均每天接待500多名游客前來參觀。

“我來自黑龍江,今天是第一次來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這裡的一切讓我感到非常震撼,沒想到這裡的化石竟如此豐富,保存得這麼完整。我拍了很多照片,准備發個朋友圈,讓更多朋友來這裡參觀。”游客季連友說道。

近年來,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吸引著廣大游客及學生和家長們的目光,在節假日、寒暑假、休息日,或三五一群、或數十人一隊、或組團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逐漸成為拉動和政縣旅游產業發展壯大的新支點。

花卉扮新景

隨著春節的到來,許多群眾選購一些傳達美好寓意的年宵花,紅彤彤的仙客來,姹紫嫣紅的蝴蝶蘭,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火熱的花卉交易熱鬧非凡,和政縣百益國際現代花卉產業園也迎來銷售高峰。

1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和政縣百益國際現代花卉產業園,仙客來、蝴蝶蘭、杜鵑等各種應節花卉爭奇斗艷、姹紫嫣紅,前來買花的群眾絡繹不絕,一派喜氣洋洋的過年景象。經歷三年“寒冬”,終於迎來春暖花開。

在眾多花卉中,雙梗蝴蝶蘭和高山杜鵑依舊是各花卉園區的主推品種,園區入口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蝴蝶蘭盆栽和高山杜鵑盆景,極為亮眼。“今年行情最好!”花卉園區負責人康寧告訴記者,迷你雙梗蝴蝶蘭一度售罄,卡利、莫雷利亞、鹿特丹等多個品種供不應求,高山杜鵑、藤井婦人等品種廣受消費者喜愛,“春節期間我們本地零售了蝴蝶蘭、高山杜鵑4萬多株,向北京、上海、雲南等地銷售了3000多盆高山杜鵑和2萬多株蝴蝶蘭,效益十分可觀。”

隨著冬季旅游市場的復蘇回暖,“拉滿”年味的和政也迎來了文旅消費熱潮,滑雪、秧歌、花卉、古生物化石……帶給人們歡樂的同時,也對和政縣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