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會內會外共話民生——

攜手奔向更美好生活(直通兩會)

本報記者 蔣雪婕 郭雪岩
2023年03月07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攜手奔向更美好生活(直通兩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國人民共同書寫奮斗創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兩會期間,本報記者走進大街小巷,聽老百姓聊聊教育、就業、養老、住房等話題,說說眼下的生活、未來的希冀﹔帶著群眾心聲,記者採訪部分代表委員,聽聽他們的意見建議。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各地區各部門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群眾對新征程充滿信心。

——編 者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2022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至91.6%。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

【會外街採】四川眉山青神縣居民胡蘭告訴記者,11歲的兒子就讀於青神縣學道街小學,10分鐘就能從家到學校。“我們縣的學校過去教育質量差距比較大,對家長來說,擇校是個難題。這幾年通過集團化辦學,學校差距不斷縮小”。胡蘭說,現在學校注重發展素質教育,孩子作業負擔輕了、活動課多了,睡眠時間也有保障,學習效率節節攀升。

【會內聲音】眉山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代表認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青神中學所在的青神縣,通過集團化辦學破解區域學校發展不均難題,實施學校校舍維修項目,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通過組建教育集團,實現區域內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均衡發展”,王曉梅介紹,當地還加大對教師的補充培訓,提升縣中的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王曉梅認為必須多管齊下:一方面,在區域內實施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制管理,讓強校帶弱校,減小學校間差異﹔另一方面,還要加大教師培養培訓的制度改革,探索實施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促進城鄉間、學校間師資均衡配置。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實現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目標,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會外街採】在上海的一場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上,記者見到了正在找工作的畢業生王浩。“招聘會面向高校畢業生的‘雛鷹起飛’崗位超過1.5萬個。”學習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王浩說,“在現場我能直觀地感受到,人才市場的形勢正逐漸變得活躍,對我們專業的人才需求還有很大空間,對於求職我還是有信心的。”

【會內聲音】上海師范大學校長袁雯委員認為,從長期看,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應優化高校專業設置、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近年來,上海師范大學優化全員支持學生就業的氛圍,實習、見習、研習貫穿師范生培養全過程,職前職后培養培訓課程一體化設計。

“隻有瞄准企業需求,才能精准培養人才,也為學生找工作增添保障。”安徽阜陽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副主任賈亮代表介紹,“以汽車工程系為例,我們和6家汽車銷售服務4S店開展聯合培養,企業提供生產設備和師資力量,學生還能到工廠實習鍛煉,不少畢業生留在了企業。”賈亮表示。

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截至2022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5億,同比增加2430萬人。2022年共為2687萬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參保率超過99%。截至2022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會外街採】“現在,俺們農民也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了,再加上別的補貼,一年下來,手頭還能攢點兒錢呢!”78歲的張思柱,家住山東曲阜息陬鎮二張曲村。種了一輩子地,如今,老人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幾年前,村裡有了“幸福食堂”,“一天最多花5塊錢,吃了倆月,胖了5斤”。看病也更有保障,村裡有衛生室,鎮上有衛生院,每年免費查體,住院醫保結算,“大伙都說,現在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張思柱說。

【會內聲音】“社會保障關乎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山東國曜律師事務所主任李連祥委員表示,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緊盯制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硬骨頭,我國啟動了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李連祥認為,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要堅持制度引領,圍繞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等目標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養老保險為例,應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此外,要關注養老保險制度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的協同,要強化對特困、低保、高齡、失能老人的兜底保障,提升保障水平。”

更好滿足居民住房需求

住有所居是重要的民生目標,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2022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34萬套,基本建成18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265萬套(間)﹔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5萬個,涉及居民876萬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會外街採】“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在蘭州有自己的房子,成家立業。”李曉剛是甘肅武威人,大學畢業后在蘭州工作,至今已快6年。28歲的李曉剛打算和女友結婚,目前,他們一邊看市裡的現房樓盤,一邊了解保障性住房等相關政策。“人們常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隻要努力拼搏,我們也一定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幸福生活!”李曉剛說。

【會內聲音】“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躍華代表表示,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促進住房困難群體實現“安居夢”的有力途徑。

蘇躍華認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設投入力度。同時,也要加強物業服務市場的監管,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模式,全面提升宜居宜住水平,讓人民群眾“有房住”的同時“住好房”。

(本報記者王永戰、方敏、游儀、李蕊、付文參與採寫)

兩會@你

幼有所育:建議加強對幼師素質、從業資格的考核,提升幼師待遇,讓更多天使一樣的老師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學有所教:建議加強農村小規模學校和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同時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多為農村定向培養教師,可在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勞有所得:針對勞動合同簽訂后出現的各種問題,建議勞動監察部門對用工單位進行前置監管,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優化就業環境。

病有所醫:一些農村缺少社區醫院,鎮裡醫療環境比較簡陋。建議大力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視鄉鎮醫療資源分配與人才培養。

老有所養:建議在農村成立更多靈活便捷的養老服務中心,就近招募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既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又能創造鄉村就業崗位。

住有所居:建議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新建住房應把好質量關,做好隔音。

弱有所扶:希望能加大對縣級特殊教育的投入,為特殊學校提供免費接送校車和住宿等,減輕此類學生家庭的負擔。

——網友留言選自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我給兩會捎句話”欄目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7日   第 03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