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五个一”文化服务,给自主创业和新业态就业残疾人给予补贴……
新区10项举措扶助残疾人
近日,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制发《兰州新区2023年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和文化进社区项目实施方案等10个方案》,推出了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扶残惠残举措。
开展“五个一”文化服务。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等文化服务项目;在残疾人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开展文化进社区项目。对文化进残疾人家庭项目每户补助500元,文化进社区项目每个村(社区)补助1万元。
实施“情满新区助残就业行动”,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和新业态就业的残疾人,给予每人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或新业态就业岗位补贴。
对符合条件且提出辅具需求的残疾人,以及基本状况调查系统中未提出辅具需求但属于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包括低保、特困、0—17岁儿童、在校残疾学生、退役军人等),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根据适配的辅具类别,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通过新区社会福利院、新区西岔综合门诊部(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托养服务机构和依托社区建立的日间照料中心,就近就便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劳动技能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培育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带动困难残疾人就业增收。对经省残联认定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给予20万元—35万元的补贴。
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户籍在新区,注册并经营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业的农村残疾人,经残联组织审核确定的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残疾人领办企业等,每个项目给予2万元补助,用于扶持残疾人改善生产设施设备、物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和残疾人就业帮扶等。
对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按照每人每月120元标准给予补贴,其他类别残疾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给予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给予3万元的规范化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每安置1名盲人就业,给予2000元的就业补贴。
对吸纳安置应届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且试用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的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对符合条件且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5至9名就业的,补贴10万元;安置10名至15名就业的,补贴15万元;人数超过15名的,补贴20万元。
10项举措,在省上下达资金和任务的基础上,新区又从福彩公益金留成部分和年初财政预算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予以保障,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政策惠及面,增加了服务项目名额,为新区广大残疾人和用人单位送出了“大礼包”。(姜波)
来源: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甘肃启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活动
- 人民网兰州5月15日电 (记者高翔)为做好《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5月12日上午,甘肃省信访局、兰州市信访局、兰州市城关区信访局在兰州市民公园广场联合举行《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信访工作人员共发放信访宣传资料2600余份,解答群众问题300余人次。…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