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敲開農家門

——徽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陳多

2020年07月28日11:29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幸福敲開農家門

近年來,徽縣緊緊圍繞“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全面脫貧的目標,堅持把扶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淨減少貧困人口10895戶41455人,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2.24%下降至0.19%。

數載辛勤耕耘,喜結豐碩成果,徽縣干部群眾並沒有因此而止步。

當前,全縣上下在不斷鞏固脫貧成效的同時,鄉村振興的“大文章”正越來越精彩……

黨建引領促發展

藏在青泥嶺大山深處的嘉陵鎮鐵山村,是徽縣最偏遠、最窮困的地方之一。如何增收致富,成了擺在鄉親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不到一年的時間,該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鄉親們充分發揮優勢,打造出了“青泥黑豬”的響亮招牌。

許文奇既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又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我們按照‘黨支部領導、集體控股、群眾參股、貧困戶配股’的形式,成立了徽縣鐵山青泥生態黑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他介紹道。

合作社的優勢為村集體和鄉親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去年,合作社共出售預定商品豬126頭,實現盈利50萬余元。

幫扶單位的負責同志介紹說,鐵山村變為脫貧致富“先進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准了抓黨建促脫貧的好路子,建設了一個致富帶富能力強的好班子,選對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電商”的產業發展的好模式。

今年,鐵山村還舉行了分紅大會。“我們家分到6018元。”村民李中輝臉上的笑容和胸前的大紅花一樣燦爛。

得益於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群眾受益的良性循環,近年來,徽縣深化“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先后發展黑豬、蜂蜜、苗木、蔬菜、西瓜等30多個優勢產業。帶動全縣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126家,2019年為貧困戶分紅6120萬元。

聚焦民生固成果

“要不是黨和政府的精准扶貧政策,我不可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說起徽縣的精准扶貧政策,銀杏樹鎮關坡村貧困戶李治剛贊不絕口。

李治剛一家老小曾經住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土木結構的房子裡,房子年久失修,已經變成危房。2018年,通過享受住房改造的好政策,他家建起了3間磚混結構的瓦房。“新房子住著就是安心,以后我要好好發展產業,讓日子越過越紅火!”李治剛信心十足地說。

讓人民群眾滿意,是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年來,徽縣緊盯貧困群眾人居環境安全,積極開展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實施危房改造1.41萬戶,農戶住房安全覆蓋率達到100%,並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妥善轉移安置群眾672戶。

與此同時,在脫貧攻堅戰中,徽縣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全力解決制約群眾發展的瓶頸問題——緊盯縣、鄉、村、戶四級脫貧硬件指標,徽縣先后整合各類資金,集中開展了道路硬化、安全飲水、通動力電、通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扮靚鄉村圖振興

“以前,這裡晴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兩腳泥。如果不是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根本不會有現在的發展。”這是嘉陵鎮稻坪村村民的感嘆。

現在的稻坪村,古朴的房舍錯落有致,時髦的樂園游人如織,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園村庄。

不僅是稻坪村,如今,眾多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雨后春筍般,在徽縣大地蓬勃發展。

近年來,按照“生態宜居、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幸福和諧”的總體目標,徽縣把“拆危治亂”與推進“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三大革命和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農村四好路建設、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畜禽養殖廢棄物與秸稈資源化利用等“六大行動”結合起來,全力打造干淨整潔、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得到持續改善。

變美的,不只是環境。

在稻坪村漫步,隨處可見以教化育人為主題的壁畫,濃濃的文明新風,讓這個美麗鄉村既“秀外”又“慧中”。

在村支書尹守明看來,這對於推進鄉村振興至關重要:“村庄有了文明新風,再推進村庄建設和經濟發展就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新農村裡依舊住著‘舊農民’,治標不治本,發展往往難以持續。”

鄉親們也因此嘗到了更多甜頭,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高漲。“去年村上組織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大家都來了,黨群服務中心的會議室被擠得滿滿當當。”村民尹玉珍談及當時的情景,還是那麼興奮。在鄉親們眼裡,振興鄉村,不僅靠政府,更要靠每個人內心的自覺和堅守。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