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城縣:笑臉喜迎幸福來

安志鵬

2020年08月06日10:31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笑臉喜迎幸福來

一條條平坦的硬化路直通農家,一排排新建的民居錯落有致,一片片特色林果生機盎然,一個個富民產業花開正旺……慶城,這個曾經的貧困縣,已脫胎換骨,變了模樣。

在脫貧攻堅中,慶城縣聚焦51個貧困村5萬多貧困人口,強基礎、補短板、興產業,讓這方黃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截至2019年底,該縣貧困發生率從22.16%下降至0.29%,退出貧困縣序列。

改窮貌 提升群眾幸福感

“政府不光給我幫扶資金,還幫我蓋了房子。”說起新居的事,太白梁鄉吳家岔村馬杰發自肺腑地感激。馬杰原來住在三孔年久失修的窯洞裡,居住已經有了潛在風險。各級干部三番五次上門勸說他蓋新房,都被倔強的馬杰拒絕了。

2019年一個夜晚,馬杰家的窯洞突然塌陷,他被砸骨折了。在村裡和幫扶干部的幫助下,很快,他家建起3間磚瓦房,還獲得了2萬元的危改補助。

與馬杰不同的是,南庄鄉何塬村貧困戶張永平一直想從溝邊窯洞裡搬出來,但前些年兒子摔傷,看病成了家裡的頭等大事,搬家的事被擱置。

2016年,何塬村美麗鄉村工程上馬,規劃建設54戶新居,張永平第一個報了名。貸了14萬元的貼息貸款,加上1.41萬元的住房補貼,張永平終於建起了新房。

54戶新居青瓦白牆、錯落有致,門樓都是古香古色的,居民點還有廣場、小公園。“這不是讓我們農民變成市民了嗎?”張永平說。

2019年,張永平喜遷新居。“有了新房子,心就安下來了。”張永平笑呵呵地說,他現在流轉了十幾畝土地,代管了外出務工親戚的一些土地,栽了18畝蘋果樹,種了8畝萬壽菊、20畝玉米,一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

安居才能樂業。截至2019年底,慶城縣完成危房危窯改造1.15萬戶,為每戶提供了期限10年的貼息貸款。針對農村孤寡老人、全家殘疾等群體,該縣籌集涉農資金922萬元,對311戶弱勢群體實施兜底建房,徹底解決了弱勢人群的住房安全問題。

興產業 踏上致富快車道

在精准扶貧中,慶城縣開展了貧困狀況大調查和“兩不愁三保障”專項調查,在深刻剖析致貧原因、全面掌握貧困需求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貧困戶“一戶一策”扶持項目菜單,創新建立了“一戶一策”“扶貧超市”,為貧困群眾量身定制了“脫貧套餐”。

翟家河鄉共和村貧困戶田廣珍家裡耕地少,兩個孩子上學,老人患病,生活舉步維艱。“家裡最困難的那一年,過年時隻買了兩斤肉,包了一頓餃子,就算把年過了。”說到這兒,田廣珍的妻子呂小琴的眼圈紅了。

2016年,田廣珍家迎來轉機。他在慶城縣“扶貧超市”裡,選擇了養雞和養牛,也因此獲得了不少的扶持。經過兩個勤快庄稼人的精心喂養,第二年,他們家的雞和雞蛋就賣了8000多元。

養雞成功了,夫妻倆更有了干勁。田廣珍告訴記者,這些年政策好,蓋牛棚給他補助了1萬元,每頭母牛補助了3000元,養雞還補助了1000元,蓋房子也補助了,政府給他幫了大忙。

2019年,田廣珍順利脫貧。“今年牛賣了1萬多元,打零工掙了1萬多元,村裡的肉羊合作社還有3000元的分紅,加上種的辣椒、養的雞,收入肯定少不了。”田廣珍憧憬著。

據了解,慶城縣“扶貧超市”的扶持項目菜單有10類62項,涉及蘋果、瓜菜、草畜、中藥材、白瓜子、萬壽菊等主導產業,覆蓋了不同致貧原因、不同發展意願的貧困群眾,既靠實了“誰來扶”的責任,也解決了“怎麼扶”的問題,真正做到了精准滴灌。

拔窮根 增強脫貧戰斗力

“在這個‘扶貧車間’裡,我學會了顏色的搭配,也學會了毛繡的針法。”羅雅紅說,她還可以帶半成品回家做,做好后交回“扶貧車間”,也能領到工資,同時還不耽誤照顧孩子。

羅雅紅所說的“扶貧車間”是她所在的桐川鎮為破解群眾收入渠道單一,結合鎮情實際而創辦的,主要以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等方式,讓部分群眾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真正做到了務農、掙錢、顧家“三不誤”。

該“扶貧車間”負責人石麗峰介紹,車間主要培訓香包、刺繡、剪紙技能,讓不能外出務工的婦女居家創收,目前已舉辦了五期培訓,培訓后學員的年收入都在5萬元左右。

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是慶城縣扶貧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該縣通過招引外地企業建辦、引導縣內企業創辦、動員成功人士返鄉領辦等形式,建辦“扶貧車間”20家,帶動貧困勞動力221人,貧困勞動力人均年收入1.8萬元以上﹔開展貧困勞動力勞務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逾1萬人,落實勞務獎補資金278.5萬元,完成貧困勞動力勞務輸轉1.68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億元,做到了有輸轉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應轉盡轉。

與此同時,該縣探索開展“扶勤戒懶”積分制管理工作,在每個鄉鎮建辦“愛心超市”,對貧困戶參與產業培育、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情況進行細化量化,引導貧困群眾根據所得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生產生活用品,引導樹立進取意識。目前,該縣已有53個村開展此項工作,“愛心超市”收到社會各界募捐資金79萬元,縣財政列支255萬元,受益群眾達12.23萬人。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