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全域無垃圾 鄉村顯魅力

王朝霞

2020年08月14日10:3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康樂:全域無垃圾 鄉村顯魅力

夏日的康樂,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綠蔭和鮮花點綴著城鎮和鄉村,一條條水泥路寬暢筆直,一行行綠樹掩映著白牆紅瓦,全域生態化、全域風景化,讓人眼前一亮。

康樂縣把衛生環境整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全域治“臟”,“面子”和“裡子”兼顧,創新工作模式,補齊設施短板,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整治各類影響城鄉環境的“頑症”和“陋習”,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縣城與鄉村一樣亮麗

在縣城的胭脂湖公園,垂柳依依、塔柏挺拔、國槐盎然,一條條花廊裡花團錦簇,嬌艷欲滴。公園湖心的音樂噴泉,伴隨著“花兒”的音樂“翩翩起舞”。

“這裡大變樣了,還能聽著舒心的花兒逛悠。”居民張娟與丈夫、孩子邊散步邊說:“這裡原來是垃圾灘,到處沙坑,垃圾亂堆,一到夏天,臭水難聞,我們都繞著走。現在真是變好了,臭水溝邊上的破舊平房也被拆了,建成了一幢幢大樓。”

康樂縣按照“綠色、生態、山水、休閑、宜居”的目標,在縣城實施的“一湖兩山三園四河五橋六區八路”項目群建設基本完成,著力打造縣城4A級園林景區,縣城功能日趨完善,多元化發展品位進一步提升。

鄉村也是亮麗一新。隨意走進一家農戶,庭院干淨、家舍整齊,房前屋后種植著綠盈盈的蔬菜瓜果,庭前院落栽植著花花草草。在虎關鄉高集村,家家戶戶門前綠樹紅花,條條巷道通暢整潔。“我們村的垃圾隨有隨掃,收集后拉到縣城處理,視野范圍內基本沒有垃圾。”虎關鄉高集村支書高國壽說。

縣裡投資1000萬元建成垃圾填埋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每年投資2275萬元,由中科康潔公司對全縣152個行政村、1618個社的環境衛生進行公司化運營和常態化保潔,建立“戶收集、鄉轉運、縣處理”閉合運行體系,今年共收集轉運垃圾17.3萬噸,清理垃圾堆放點392個,做到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面子”與“裡子”一樣整潔

走進蘇集鄉塔關村村民馬進軍家,小花壇栽種著月季,花開艷麗。前院是牛舍羊圈,干淨整齊﹔中院是嶄新漂亮的磚瓦房,院子亮堂而寬敞,專門建有紅色預制板的儲物間,裡面放置糧袋、農具、家什等﹔后院是衛生廁所,磚泥牆、白瓷磚,新改建的水沖式廁所。

70歲的女主人馬淑蘭正給牛舍裡添草料,7頭牛正在吃草,30隻羊不時咩咩叫喚,充滿著生機。“現在日子好啊,吃的不愁、住的寬展,養了牛和羊,手裡有錢花。”馬淑蘭笑瞇瞇地說:“以前一到夏天,廁所裡蛆亂爬、蒼蠅亂飛,如今縣裡為我們免費修建了衛生廁所,又衛生還實用。”

就在兩年前,縣委書記吳國峻到蘇集鎮最偏遠的周家溝村,途經塔關村,見到一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大門還破了一扇,院裡的牛糞、羊糞、柴草亂堆……吳國峻駐扎村裡,每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一口氣走訪了47戶農戶,村路泥濘不堪、自來水時來時斷、鄰裡糾紛、干群矛盾、大家心裡都窩著一團火……於是,吳國峻與縣直部門干部接待群眾來訪,現場辦公解決疑難問題。

自此,全縣建立“大村長”制度,由29名縣級干部、123名科級干部擔任全縣152個行政村包抓村組長,3812名幫扶干部包抓5.7萬戶農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的責任體系,工作督戰在一線、問題發現在一線、整改落實在一線,實施了包括化解矛盾糾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整潔農村環境衛生、消除農村視覺貧困的舉措,鄉村環境發生了歷史性轉變。

縣裡通過“一拆四改兩化”工程,先后投入資金1.96億元,拆除危舊房屋2.76萬間、廢棄棚圈2.19萬個、殘垣斷壁29萬平方米,拆建破舊大門1.07萬個、圍牆38.84萬平方米,改造廁所2500多個,植樹種花5000多畝,實現了村村優美、戶戶整潔。今年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做到“七干淨一整齊”,即房前屋后、院落、室內、廚房、床鋪被褥、廁所、個人衛生干淨和物件擺放整齊。同時化解164件地界糾紛、88件產權爭議、409件鄰裡糾紛,拆除了影響鄰裡和睦的“無形牆”。

治標與治本雙管齊下

為了讓優美的城鄉環境長期保持,康樂縣財政累計投入6.95億元,帶動群眾投入1.35億元,實現了農村垃圾整治保潔隊伍穩定、資金保障長效、設施設備完備、治理技術成熟、監督制度完善的運行機制。

縣環衛辦每月對中科康潔公司和各鄉鎮考核通報,並與托管費用、年終考核挂鉤,已扣除中科康潔公司托管費用33萬元,倒逼環境整治。61人擔任縣鄉兩級“路長”,使道路有人管、垃圾有人清、設施有人護﹔152個村支書擔任網格長、1926名村級保潔員擔任網格員,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

康樂縣充分動員群眾,開展“優美庭院”助力“美麗鄉村”創建、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選樹6個美麗庭院示范村、1戶美麗庭院示范戶、237戶文明家庭。在5個村建立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組織群眾進行文明評選,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引導群眾養成講文明、樹新風、愛干淨的良好生活習慣,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要把生態環境整治作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持續提升城鄉群眾人居環境的顏值和價值,讓美麗經濟賦能鄉村發展。”吳國峻說。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