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戰貧困

——西和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陳多

2020年08月26日14:2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時不我待戰貧困

西和縣是國家52個挂牌督戰縣之一,也是甘肅省深度貧困縣。2013年底建檔立卡時,全縣有223個貧困村、15.38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39.52%。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退出貧困村175個,減貧14.75萬人。截至2019年底,全縣還有貧困村48個,貧困人口4054戶1.32萬人,貧困發生率3.43%。

面對剩余的艱巨任務,今年以來,西和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持續推進“攻堅、鞏固、提升、兜底、整改”五個方面工作,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子

產出全國市場近七成的半夏,讓西和縣有了“中國半夏之鄉”的美名。近年來,西和縣精心培育這項富民產業,“小半夏”成為了助推脫貧攻堅的“大引擎”。

入秋后,半夏逐漸進入採挖收獲的季節,廣大農戶在田間地頭又忙碌了起來。

“我從六年前就在盈豐半夏合作社裡打工,一個月能掙2000元左右。”今年46歲的冉社紅是石峽鎮石峽村人,得益於半夏產業的快速發展,她成為了最早一批脫貧的貧困群眾。冉社紅的家離合作社很近,對她來說,顧家掙錢兩不誤,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

“我們通過農戶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勞務收入等多種方式參與精准扶貧。”合作社負責人剡宏告訴記者,截至2019年底,該合作社累計帶動65戶貧困戶252人實現了脫貧。

如何延伸產業鏈條,降低市場風險,是西和半夏產業發展的題中之義。吳均平帶領的葆元藥業有限公司成為了最早的“探路者”。

西和縣葆元藥業有限公司是甘肅省唯一一家符合GMP標准的半夏生產企業。該公司引進先進的半夏生產加工設備及技術,將半夏加工成飲片等產品面向全國銷售,有效延長了半夏產業鏈條。

吳均平告訴記者,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合作模式,2019年,該公司購銷半夏及半夏飲片1350噸,價值約1.65億元,為西和半夏產業的發展闖出了一條產業化道路。

據了解,依托資源稟賦,西和縣因地制宜構建“半夏為主的中藥材,花椒、八盤梨和食用菌為主的經濟林果蔬,養雞養豬為主的畜牧養殖”三大產業體系。扶持發展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437家,招商引進6家農業龍頭企業,有效延伸了產業鏈條。

勞務培訓夯實增收基礎

俗話說,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進程中,西和縣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促進脫貧的重要“法寶”,通過技能培訓,就地就業,勞務輸轉,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西峪鎮河壩村的榮益達工廠,是一家設計、生產和銷售各類校服廠服的扶貧工廠。

自建廠以來,榮益達工廠不定期舉辦縫紉技能培訓,並優先從貧困家庭婦女中擇優用工。貧困家庭婦女就地就業,月工資普遍達到2500元以上。

在榮益達工廠文化牆上記者看到,自2018年8月以來,榮益達先后培訓45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3人。貧困人口培訓人數佔培訓總人數的67%以上。

目前,工廠現有正式員工75名,其中貧困家庭用工35名,工廠不僅和省內11家企業38所學校簽訂了訂購合同,而且還和國內知名企業聯手,積極尋求時裝加工生產,不斷提升工廠的產能和效益,讓更多貧困家庭受益。

近年來,西和縣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安排1.78億元用於勞務獎補,“點對點”組織化輸轉和縣內吸納務工並重,獎補扶持激勵和公益性崗位安置並舉,目前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5.8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28.2%。

整治環境打造美麗鄉村

近年來開展的“拆危治亂”行動,猶如一股強勁的風吹遍了隴南。

西和縣盧河鎮的董河村就是這次行動的典型縮影。

幾年前,董河村還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后進村”,被人們稱為“四多三亂”村:貧困戶多、矛盾糾紛多、群眾上訪多、地上垃圾多﹔人心亂,管理亂,秩序亂。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這個深度貧困村在黨建引領下,以“拆危治亂”為抓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的村兩委班子上任后,迅速進入角色,與村干部和黨員談心,走訪村裡的每家每戶,激發村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董河村五保戶李瑞兒對記者說:“村干部幫我維修了房子,硬化了院落,加固了牲口圈舍,還經常來看望我。我的心裡很感激。”

在“拆危治亂”中,董河村黨員們帶頭拆除自家危房,通過“企業幫建”和“鄉村自建”,為82戶居民提升了戶內環境,全村67戶的“黑房子”和44戶的“黑廚房”得到改造。全村通社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化。通過這些舉措,有效改善了董河村的人居環境,也贏得了民心。

從“后進村”到“后勁村”,現在的董河村處處整潔優美,家家幸福康樂,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越亂越窮,越窮越亂”,曾是西和縣部分鄉村過去形成的惡性循環。為了能徹底扭轉因亂而窮的局面,西和縣大力整治人居環境,把“拆危治亂”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工作,以土地復墾為突破口,拆除危房8.2萬間、殘垣斷壁14萬平方米,鄉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