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 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2020年09月10日09:15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大力發展紅色旅游 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紅色教育基地

七裡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是著名的紅色村庄,是解放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遺址所在地,也正是這個村庄,見証了蘭州解放的歷史。而近年來,沈家嶺村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採取農旅融合扶貧政策,有效促進紅色旅游與沈家嶺村旅游融合發展,實現旅游反哺農業,使農戶成為旅游商戶,農戶生產的農作物變成土特產和旅游商品,讓村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從事旅游商品制作和銷售,也進一步促進了村民脫貧致富。

建立紅色教育基地打造紅色教育載體

為了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大力弘揚傳承革命精神,2015年3月31日,魏嶺鄉在沈家嶺村舉辦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建成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了弘揚紅色文化的平台,為體現紅色文化歷史價值奠定了基礎。沈家嶺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崇貴告訴記者。

為了保護這些革命文化遺產,沈家嶺村實地建成了文化廣場,並設置了沈家嶺戰斗大型組圖、國防牆,放置了3門大炮、制作了《沈家嶺之歌》等大型宣傳版面,設立沈家嶺戰斗臨時戰地醫院復原實景、觀景棧道和觀景亭、紅色文化驛站、沈家嶺戰役陳列室、沈家嶺戰斗觀影室等,初步形成了獨有的紅色文化資源。

“這個紅色文化廣場是在原有小型休閑場地的基礎上,投資40萬元新建的,它的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設立了國防牆,添置了3門大炮,現已成為村民和廣大參觀者的重要文化活動場所。”汪崇貴帶領記者邊參觀邊說道:“沿著當年人民解放軍攻打沈家嶺的方向,投資10萬元,我們新建了長250米、高2米的沈家嶺紅色文化長廊,並設置了沈家嶺戰斗大型組圖及《沈家嶺之歌》等大型宣傳版面。”

在文化長廊中部,設立了1處紅色文化驛站,多方收集軍事裝備物品25件、紅色文化商品30多種,劃分為戰地物品展示區和紅色紀念品銷售區,為廣大游客搭建了一處特色商品購物平台。而新建了戰役陳列室以及觀影室,陳列室中收藏由當地老百姓和區黨史辦捐獻的戰場遺物40多件,觀影室設置80個坐席,方便游客觀看沈家嶺戰斗影像資料和《紅色地標》,使參觀者直觀感受沈家嶺戰役的烽火歲月,緬懷革命英雄。

汪崇貴表示,沈家嶺戰場遺址,是愛國主義教育極佳的宣傳和推廣載體,是甘肅省、蘭州市珍貴的革命文化遺產,通過提升改造工程,沈家嶺村的紅色資源得到更深層次的挖掘。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促進旅游發展

近年來,紅色旅游興起,沈家嶺村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線路,讓旅游火起來,村民富起來。汪崇貴介紹稱。

沈家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立以來,走進沈家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接受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紅色教育人數持續走高,尤其是建軍節、建黨節等重要節假日,更是應接不暇。廣大黨員紛紛走進沈家嶺戰役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感受艱苦卓越的革命歷程。

汪崇貴告訴記者:“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紅色旅游推動鄉村振興的同時,我們也鼓勵村民們都加入到紅色旅游文化中來,鼓勵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苦戶利用宅基地等發展農家樂,提高收入,讓貧困戶脫貧致富。”

成立種養殖農民合作社讓村民錢包鼓起來

近年來,沈家嶺村不斷攻堅克難,探索致富道路。2016年1月,蘭州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這是一個集種養殖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百合、果蔬菜種植、雞的養殖銷售、餐飲服務為主。

現如今,隨著精准扶貧工作的快速推進和沈家嶺紅色教育基地的蒸蒸日上,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通過與貧困戶簽訂協議,已帶動精准扶貧建檔立卡戶36戶,戶均增收3000元。目前發展社員50戶,共養殖土雞5000隻,種植百合180畝、洋芋216畝,帶動發展農家樂2家。

“依托精准扶貧政策和紅色旅游發展,借助扶貧資金的支持,極大地調動了附近農戶增收致富的積極性。”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俊霞告訴記者,“在我們村支部的牽頭下,建立貧困戶穩定利益聯結機制,統一組織生產,統一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統一進行產品銷售等幫助困難戶解決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政府補助、銀行發放貸款等方式,引導村民增收致富。”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程珊珊 王瀟旋 文/圖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