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村頭飄 涂抹“豐收味”

西固區柳泉鎮西坪村文化促脫貧“底色”十足

董永前

2020年09月11日11:33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墨香”村頭飄 涂抹“豐收味”

阡陌田頭,芳草鮮美。漫步在西固區柳泉鎮西坪村綠色生態園的觀光步道上,清新的空氣扑面而來。水靈靈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脆甜可口的棗壓彎了枝頭,到處彌漫著豐收的香甜。田地間還有辣子、豇豆、菜花……村民正在花田林地間採摘、除草,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村民熱愛書法柳泉鎮成書畫之鄉

陳大萬是柳泉鎮東坪村一名普通農民,除了務農,他還喜歡書法。見到陳大萬時,他正在擦拭碑林上的塵土。“我每天在這裡練習書法,也是一種樂趣。”陳大萬說,柳泉是遠近聞名的文化之鄉,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段打油詩:"西坪的陳牡丹、東坪的蘆虎子、王正孝的草書、陳永安的隸書……"打油詩說的正是柳泉鎮各個村落中不同村民擅長的書畫項目,而這首打油詩在近年來還在一直不斷地增加著長度,因為在柳泉這個地方,全鄉熱愛書法、繪畫已經蔚然成風,尤其是村民對於書法的愛好更是讓柳泉這個地方形成了一處屬於農民自己的書畫之鄉,村頭也變成了“墨色”。

"我們鎮的能人可多呢,個個都愛寫愛畫,平時大家湊在一起看畫評字,氣氛特別好。"柳泉鎮副鎮長牛成霞對記者說道。牛成霞認為,也正是因為人人愛好書法,柳泉鎮還建起了一座群眾文化碑林,碑林中樹立著村民自寫自畫作品刻成的碑,不但形成了鎮中獨特的文化景觀,更在全市范圍內屬於開天辟地頭一個。

以文化為“底色”發展新型產業

柳泉鎮以文化為“底色”,緊緊圍繞“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結合鎮域具體情況,搶抓機遇、乘勢而為,探索謀劃了“兩線五基地”產業布局,建立了“龍頭企業+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在持續推動黃河風情線、南山路網交通線大融合、大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電子商貿、科技研發、物流運輸、環保建材、包裝加工為主的新型產業,成立了百合菌菇、瓜果蔬菜和特色養殖等農業專業合作社6家,全鎮村級集體經濟達到300萬元以上。

走進西坪村生態園,豐收的田園,碩果累累。“這裡原本是村民的承包地,普普通通的,村民就在這裡種常規菜。后來我們在水渠上面進行了路面硬化,蓋上蓋板,在不影響灌溉的前提下,建成了觀光步道,方便村民和游客在田間小游園觀光玩耍。”西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少祖介紹說,西坪村的鑫寶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剛開始的30座大棚發展到現在的50座大棚,年產平菇近400余噸,年產值約300萬元左右,帶動本村剩余勞動力20余人。依托一冰科技孵化園內82家企業自身優勢,通過線上平台,將村民種植的食用菌、蘋果、高原夏菜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拓寬銷售渠道,年交易額達到600萬元,解決周邊50余名村民的就業問題,切實促進了產業增收、群眾增富。同時利用毗鄰城區的地理位置優勢,重點培育壯大勞務輸轉產業,聯合專業機構大力開展美容、美發、烹飪、育嬰等勞動就業技能培訓,大大提升了勞務輸轉成功率,截至目前,全鎮年均實現勞務輸轉1500人次,年人均增收近1萬元,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田間村頭飄來豐收的味道。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