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暢銷省內外 鄉村旅游助農增收

榆中農民靠特色產業走上致富路

張萬宏

2020年09月14日10:37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榆中農民靠特色產業走上致富路

  ■編者按

  為全方位展示蘭州市“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從即日起,本報將圍繞“憶感人瞬間”“話發展成就”“晒幸福生活”“講奮斗故事”“談未來夢想”5個方面,深入各縣區開展金城大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促發展奔小康專題報道,全方位宣傳和展現蘭州市農業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和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堅定“跟黨走”的意志信心,匯聚“促發展”的正向能量,提振“奔小康”的精神動力,為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思想保証,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增添“三農”智慧。

  “這些年,我一直在榆中宏鑫藥材專業合作社打工,靠中藥材走上了致富路,每年的收入近10萬元。”9月10日,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的馬興同如是說。

  中藥材產業讓北山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成立於2010年的榆中宏鑫藥材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種植甘草為主,涉及黃芪、黨參、銀柴胡、柴胡等十余種中藥材,是集種植、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標准化示范合作社。2019年1月,被榆中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認定為榆中縣“扶貧車間”(種植車間、分揀車間、加工車間),目前已發展社員3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7人。

  由於這裡所生產的中藥材具有環保無污染、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性,符合道地藥材和綠色中藥材標准,吸引了諸多企業前來投資合作,中藥材產品暢銷江蘇、河北、青海、廣州、香港等地,年銷售量達3000噸。

  據該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由於合作社探索“三變+合作社+村集體+基地”的發展模式,目前合作社種植中藥材總面積達到3萬畝,建成千畝連片種植基地12個,2019年在呂家峴村新增甘草連片種植基地2000畝,甘草育苗試驗田30畝,黃芪育苗試驗田60畝,帶動北山地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7萬畝,示范輻射范圍遍及榆中北山貢井、中連川、上花岔、哈峴等5個鄉鎮15個村。

  合作社黨支部還按照“折股量化、配股到戶”的方式,切實解決留守群眾自身收入不足難題,扶持201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材2722畝。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扶持合作社帶動850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村9000余畝。廣泛吸納當地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全產業鏈務工總人數常年保持在300人以上,每年務工性工資支出800余萬元,帶動當地就業增收,務工農戶人均增收1.25萬元。

  著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

  “老家·浪街”位於榆中縣小康營鄉浪街村,距縣城中心4公裡。近年來,浪街村積極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鄉村旅游重大發展機遇,充分挖掘利用地域優勢,加快發展特色鄉村旅游,致力於打造“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貨”五位一體的“老家·浪街”鄉村旅游綜合體。

  據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浪街村西臨興隆山,東面青龍嶺、北倚鳳凰山,南望徐家峽、唐家峽、龕谷峽三個自然風景區,是四面環山的“聚寶盆”。2017年,浪街村“兩委”向全村發出“一封信”和“親情家書”的倡議,43名回鄉創業人員和村民積極響應號召,投身家鄉“二次創業”,籌集1000多萬元啟動資金,成立榆中浪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此拉開了浪街旅游開發的序幕。3年來,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浪街村探索創立了“支部+公司+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農民就近務工、房產土地入股分紅、農家樂經營等方式,創造就業崗位1300多個,帶動本地村民就業500余人,實現整村脫貧致富。2019年,“老家·浪街”鄉村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超過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億元左右。

  該村還將旅游項目建設作為推進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老家·浪街”鄉村旅游核心產業。投資1.7億元建成了“老家·浪街”城門樓、特色小吃街、文化廣場、花海基地及彩虹滑道、喊泉、步步驚心橋、嬉雪場、滑冰場等形式多樣的互動游樂項目。與山丹軍馬場合作,建成集認養、乘騎、游樂、西部影視基地為一體的古道跑馬場。同時,推進線上線下聯動營銷,開通“老家·浪街”鄉村旅游綜合體微信公眾號,為游客定期推送景區優惠信息、旅游攻略等,助力游客合理安排行程,降低出游成本,激發游客的體驗欲望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從而產生規模效應,使鄉村旅游帶來的經濟收益惠及當地和周邊群眾。 

  時時為村民致富鼓勁

  當日,記者在榆中縣龍泉鄉廟咀村見到高銀時,他正在幫村民拔胡麻。胡麻地的另一頭,已經挖出的洋芋也盛在了籃子裡。原野裡,不遠處的山巒疊嶂,一幅質朴俊朗的綠色生態畫卷。

  “在致富奔小康過程中,高隊長自駐村以來就時時為我們鼓勁助威,幫我們出主意、想辦法,我們打心眼裡感謝高隊長,現在也沒有把他當‘外人’。年初疫情形勢嚴峻時,高隊長還為我們在第一時間解決了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疫物資,有力地支持了全村的疫情防控,確保全村沒有發生疫情傳播。”“去年我家的驢眼睛生病后,高隊長很上心,帶著藥水來到他家為驢的眼睛上藥,現在他家的驢眼睛已完全痊愈。”說起這些與自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細節時,這位村民情不自禁地說。

  原來,高銀是蘭州市公安局派駐到龍泉鄉廟咀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長。三年來,高銀先后獲得榆中縣優秀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全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工作中,高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著力破解群眾難題。他結合建檔立卡戶實際,從就業培訓、外出務工、農產品銷售、產業到戶政策扶持等方面,配合鄉鎮和幫扶單位,為全村83戶建檔立卡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重點圍繞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易地搬遷、到戶產業等開展摸底清零工作,形成責任清單和時效清單,加快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建立形成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還注重加強控輟保學排查勸返,動員群眾及時就醫報銷,對疑似危房再次鑒定改造,對自來水管線全線排查改造,確保了全村正常的人畜飲水,在產業扶貧中,高銀幫助貧困戶發展馬鈴薯種植,引進隴薯10號高產土豆籽種,畝產增收1000余元,通過甘肅美菜電商銷售平台進行常年銷售渠道,每年可解決100噸土豆銷路問題。爭取財政扶貧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及合作社21萬元,每年為6戶未脫貧戶和鞏固提高戶分紅21000元。2019年村上人均收入比2016年增長了1000元,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2.99%降到2019年的0.18%以下。

  龍泉鄉廟咀村距縣城50余公裡,山大溝深,村內群眾看病就醫極不方便。為改善群眾就醫條件,高銀通過積極協調,建成蘭州市公安局安康醫院駐廟咀村衛生所“結對支醫工作站”,並配備了價值2萬余元的辦公設備和醫療器械,每月還安排醫務人員開展“醫生+患者”上門義診和送醫藥活動。為全村30戶患病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為留守兒童贈送價值5000余元愛心包裹和老弱病殘人員贈送醫療保健包,增強特殊貧困群體的身心健康。同時,協調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組織醫務專家進村開展醫務指導和義診活動,並張貼“家庭醫生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方便村民就醫。同時,積極開展基本醫療、大病救助和醫療救助各項政策入戶宣傳力度,讓村民明白“住得起院,看得起病”,建立了健康扶貧長效機制。

  說起當下的駐村工作時,高銀說:“駐村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工作,雖然對家庭有所虧欠,但能讓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個人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當好村裡人,辦好村裡事,就是我們駐村干部的職責與使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