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下好光景

張萬宏

2020年09月16日14:30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二龍山下好光景

“今年的生意從某種程度來說比去年還好,這主要是得益於我們村容村貌的改善、衛生環境的改變,以及政府的大力宣傳和支持。大院以前每天的客人也就幾十人到200人左右,現在每天都在400到500人,我們的生意也比往年好,汽車由夏利換成了大奔,日子過得越來越舒心。”9月14日,連搭鎮麻家寺村五社55號陸家大院的陸立強坦言。

農耕文化讓人們記住了鄉愁

當日,記者慕名走進位於二龍山下的麻家寺時,首先映入眼帘是“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的米色豎型巨石。干淨整潔的鄉村街道、寬闊的健身休閑廣場,滿眼的花卉和各種綠色植被,以及廊亭、衛生公廁、花箱、水車、茅草屋等公共景觀設施。投資280萬元的農耕文化展示博物館裡,昔日農民生產中常用的犁耙、耬、馬車轱轆、風箱、鍘刀、連枷、鋤頭、磨盤、篩子、背簍、馬鞍,以及自行車、收錄機、炕桌、櫃子等生活用品保存完好,從中可依稀感受麻家寺村的“前世今生”,感知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

寬敞的麻家寺村村委會大院裡,“不忘初心跟黨走同心共筑中國夢”,以及“樹立健康餐飲新觀念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尚”的標語赫然醒目。二樓會議室裡,近百名村民正在開展金城大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促發展奔小康宣講活動。

麻家寺村位於連搭鎮南部,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110戶43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980元,明顯高於周邊其他鎮村。據麻家寺村黨支部書記鄭元義介紹,近年來,該村“兩委”班子把黨建引領和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先后投入各級各類資金近1000萬元,完成衛生改廁190戶、改炕110戶、村社道路16000平方米、安裝路燈300余盞、配套健身廣場4處、新砌灌溉U型渠1000米。同時,把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加大對群眾的宣傳力度,成立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的村環衛隊,配套垃圾箱148個,垃圾轉運車2台,做到村內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以消除視覺貧困為切入點,大力開展危房、殘垣斷壁、農村三堆的清理清運,共拆除危房68處,清運三堆14處,使全村全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農家樂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麻家寺村依托二龍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建立“農家樂+鄉村旅游”的模式,大力發展以觀光、休閑、旅游、餐飲為一體的農家樂產業,讓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成了遠近聞名的特色小鎮。通過扶持引領,全村現有農家樂34家,年接待周邊市區游客1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800萬元左右,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150人。該村還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構建富民強村的“綠色幸福鄉村”,並按照“支部+協會+農戶”的運營帶貧模式,盤活農村閑置土地160畝,積極發展林果產業,帶動23戶貧困戶種植南果梨140畝。

近年來,麻家寺村先后被國家住建部確定為全國美麗宜居村庄示范村、全市第一批小康建設村、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區級“文明村”、蘭州市農村精神文明“八個一”工程建設市級示范點等榮譽稱號。如今,農閑時節,麻家寺村的男女老少還會聚在文化廣場跳廣場舞,增進交流,村民之間的感情很親近,在一起也很有幸福感。

日子過得像花兒一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定遠鎮南部的安家營村屬於半山區村,發展現代農業的土地有限。近年來,該村從實際出發,靠山吃山,念好“山安經”,把精准扶貧作為推動基層黨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當地農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實現了脫貧致富。

安家營村黨支部書記馬進杰說:“我們村主要經濟收入以種植業為主,現在村裡的花卉大棚有98座,年產鮮切玫瑰花卉每座棚2萬支以上,年銷售收入4萬元以上,主要銷往甘肅、新疆、陝西、山東、寧夏、西藏等地。就目前來說,僅在‘七夕’、‘國慶’等傳統節會,農民靠鮮切花就可收入2萬元,可以說有效穩定了農民的增收渠道。”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在蘭州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安家營村靈活運用“三變”政策,採用“支部+協會+合作社和農戶”運作模式,於2017年8月成立了甘肅安泰鑫發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以自願入股的方式“組團”發展,吸納會員19戶,將10畝土地、13座大棚及勞務入股,通過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了鮮切花卉種植收益,吸收更多的農戶入會入股,拓展農戶增收渠道,幫助貧困農戶就地生產增收。目前,合作社吸納的13戶59人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文/圖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