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河之濱也很美

2020年09月22日15:15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穿城,浩蕩東去。昔日廢棄的黃河蘭鐵泵站泵房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500多平方米的觀景平台。平台上,兩座古朴雅致的觀景亭,與黃河風情線融為一體。土生土長的蘭州人李永康,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參加工作,一直都在蘭州。大學畢業后,他每天都要沿著黃河風情線,步行去上班,“如今堤壩堅固,綠樹成蔭,更美更安全。”

黃河蘭州段全長約150.7公裡,其中城區段河道長47.5公裡,佔到近三分之一。歷史上,黃河洪水給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很大損失。“黃河暴漲,河灘數十村庄被淹沒,蘭州城東南隅城牆浸塌丈余。”《蘭州文史資料》記載,持續半個月暴漲的黃河水將蘭州城東部淹沒。據推算,當時黃河的流量達8600立方米每秒。

2015年,蘭州市全面啟動了黃河干流防洪工程的建設。“按照工程標准,蘭州城區段的設防標准達到了‘百年一遇’,能夠直面每秒6500立方米的洪峰,農防段為‘十年一遇’,可以應對每秒5640立方米洪峰。”蘭州市黃河河道站站長郭德軍向記者介紹,蘭州市黃河干流防洪工程總投資16.8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新建13.79公裡堤防和21.15公裡護坡及護岸,維修加固堤防41.31公裡、護岸3.25公裡。

為了使沿岸河堤更加堅固,建設單位採取了許多新的工藝和技術。“這一段護堤以板梁結構,取代了單一的砌石護堤。”在城關黃河大橋下,郭德軍指著黃河北岸河防工程說。

2018年夏季,黃河蘭州段持續遭遇每秒30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最大流量達到3610立方米每秒,新建河防經受住了大水的沖擊和考驗。8月17日,黃河蘭州段流量每秒接近3400立方米,河水直扑河堤,堤岸巋然不動。“以前的城區護堤大多都是石塊加混凝土,易發生凍脹出現裂縫,現在採用板梁結構等工藝后,河堤堅固度會大幅提升。”郭德軍說。

“目前,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這一工程將確保蘭州今后平安度汛。”郭德軍說,蘭州市黃河干流防洪工程是蘭州市一次性投入最大的黃河防汛工程,它的實施,為蘭州市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鞏固河防、治理河道的過程中,蘭州市將生態治理融入工程建設當中。“過去自然形成的河灘岸坎,已被一塊塊網格結構的水泥預制塊替代。”郭德軍介紹,網格裡,水草叢生。“這些水泥網格叫生態預制塊,通過下面鋪設的加筋麥克墊,牢固地成為一個整體,很難被洪水沖走。”郭德軍說,這裡以前都是沙土,經不起洪水的沖刷。一場洪水過后,岸坎便不復存在,造成水土流失,河道也往往會發生改變。

河防工程中,施工人員向網格內撒入草籽。這些新生的水草根系發達,相互交織,與水泥預制塊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方面進一步增強了護岸的強度,一方面有效防止了河水沖刷造成的水土流失。“蘭州城區段全線都採用類似的生態預制塊結構。”郭德軍說,農村段則將合金材質的格實網與塊石結合,隨坡就勢,大幅提升了護岸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據介紹,從2013年開始,蘭州市先后實施了“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等一系列舉措,累計完成包括黃河河道在內的262公裡的河洪道整治,完成黃河流域80處(其中黃河干流蘭州城區段46處,雁灘南河道34處)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污納管,黃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此外,黃河保護,還有了科技支撐。通過“暗訪督查+無人機航拍監測+巡河APP+群眾舉報”的督查監管體系,對於發現的問題實行“督辦、查辦、一事一辦”的三單控制制度。而且,在城關區、紅古區,試點設立檢察機關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打通了“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最后一公裡”,下發檢察建議書148份,協調解決突出問題27個。

□據央視網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