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入畫來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綜述之蘭州篇

劉健

2020年09月25日08:10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一城山水入畫來

站在著名的百年鐵橋中山橋,憑欄遠眺,河面開闊、浩蕩東流。

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千百年來,喝著黃河水的蘭州人對這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有著強烈而獨特的情感。

一年來,蘭州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等方面狠下功夫,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一幅河暢、岸綠、水清、景美的畫卷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河更暢

作為黃河之濱的山水城市,蘭州既有大山大河的自然風光,又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兩山夾一河”的城市景觀是大自然賜予蘭州的財富,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奔騰的黃河水,記得住千年的歷史和鄉愁。

“盡管黃河多年沒出大的問題,但絲毫不能放鬆警惕。”蘭州黃河河道管理站站長郭德軍說。他50歲出頭,聲音洪亮,快人快語。過去幾年,郭德軍參與了黃河干流蘭州段防洪工程的建設,這個工程的作用是全面增強黃河蘭州段的河防能力。

黃河蘭州段自西向東蜿蜒150余公裡,這幾年汛期流量基本上徘徊在每秒3000立方米左右,最高時達到了3700立方米。

“流量每秒每增加1000立方米,黃河蘭州段的水位就能上升1米,上世紀80年代初,曾出現每秒5600立方米的洪峰,水位差一點兒就到達了中山橋的橋面。”他說。

今年,黃河干流蘭州段防洪工程一期工程已經基本完工,蘭州城具備了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能力,郭德軍覺得這是他人生中參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讓郭德軍引以為傲的是,這一工程採用了大量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工藝。

“原來的河灘岸坎都是自然形成的,洪水一來,會將沙土和上面的植物一起沖走。現在我們採用了生態預制塊技術,在沿岸坎鋪設了大量水泥網格和加筋麥克墊,並種上了水草,水土流失的現象明顯減少。”他說。

著力提升防汛能力的同時,蘭州市還堅持把黃河之濱生態水系建設與城市全域河洪道綜合治理有機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治水、治山、治林等工作。一年來,蘭州市完成了黃河蘭州段核心段河灘整治及河洪道清淤疏浚工作,恢復雁灘南河道等現有河道與黃河水系的連通,全面提升了銀灘等河道濕地,打造出自然穩定的濱河綠道和生態水道,黃河蘭州段水生態系統實現了良性循環。

水更清

蘭州還在努力讓水“清”起來。

黃河在蘭州穿城而過,沿線干支流各類入河排口眾多,做好全流域排污口排查工作尤為重要。從去年11月開始,蘭州市全面啟動了河洪道排口的排查工作。

“無論雨排、污排,還是涵閘、隧洞,隻要是通向河道的排口,哪怕是不通水的,都要排查到位。”對於這項工作,蘭州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馬曉英感觸頗多。

為了讓數據精確,蘭州生態環保部門在排查中採用了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技術。對發現的每一處排口,都派出專人徒步抵達現場拍照記錄,認真核查。

在此基礎上,蘭州市凝練形成了“智慧黃河”蘭州段精細化監測管控能力項目,並上報國家納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庫。

黃河蘭州段現在7個主要水質監測斷面,間距比較大,斷面與斷面間出現水質波動,很難及時查清污染源頭。“智慧黃河”項目實施后,對黃河水質的監測將實現網格化,實現對污染事件的快速處置能力。

改善水質,污染雖在河裡,但根子卻在岸上。

一年來,蘭州市切實加強河洪道日常巡查監控,扎實開展河洪道專項整治和“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涉河湖違法活動,加快推進七裡河安寧、雁兒灣、鹽場污水處理廠等提標改造工作,確保所有進入黃河的水質都能達標。

“這個項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標准將從一級B提升到一級A。”在位於安寧區的七裡河安寧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建設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劉延波指著正在加快推進的項目建設現場說。

七裡河安寧污水處理廠承擔著七裡河區和安寧區的生活污水處理任務。由於處理能力有限,近年來,已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

“以前的處理設施在地上,周邊居民經常能聞到異味,改造提升項目完成后,污水處理設施全部下沉到地下,地上部分會被打造為景觀公園,而且污水處理能力也將由現在的20萬噸提升至40萬噸。”劉延波說。

堅定的決心、扎實的工作,讓黃河蘭州段干支流主要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出境水質綜合評價連續4年穩定達到Ⅱ類。

景更美

河因城而雄壯、城因河而靈動,黃河已經融入蘭州這座城市的血脈。

中山橋、黃河母親雕塑、蘭州水車……漫步在全國最長的城市濱河公園蘭州百裡黃河風情線,感受大河、大山、城市相互交織的美麗風光,已成為眾多國內外游客在蘭旅游的首選項。

一年來,蘭州在抓好“一河”治理,統籌推進“兩岸”提升、“兩山”打造和“兩端”建設的基礎上,突出黃河的生態軸、發展軸、景觀軸作用,全方位改造提升百裡黃河風情線,積極構建黃河之濱景觀體系,展示黃河之濱獨具特色的美麗形象,著力展現黃河之濱的山水之美、風情之美、環境之美、人文之美。

“黃河是蘭州最大的資源,我們不僅要保護好,還要利用好。”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志勇說。

“正在建設的沿黃河慢行健身步道循環圈,對全線黃河橋梁、山體建筑輪廓線、綠化景觀帶等39個節點進行了亮化,初步形成了山、水、城多維度空間的夜間景觀。”張志勇說。

來到位於七裡河區的黃河樓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最后的收尾工作。站在樓頂平台,眼前大河東流,兩岸綠色蔥蘢,遠處峰巒疊嶂,黃河美景盡收眼底。

“光影秀、觀景平台和游客集散中心很快就要運營了。”蘭州黃河生態旅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才說,黃河樓項目總投資3.8億元,將對宣傳黃河文化及擴大蘭州旅游影響力發揮重要作用。

距離黃河樓不遠,奧體中心、蘭州老街等一個個文化、體育、旅游項目也建設正酣。

新的時代、新的理念、新的作為,蘭州這個古老的城市,正努力依托黃河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讓黃河之濱變得更加美麗。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