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蘭州大學古曲新創講述敦煌故事

耿睿

2020年10月12日15:21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首演

演出現場 耿睿攝

10月11日,蘭州大學在該校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作品音樂會暨新聞發布會。該校首次嘗試將敦煌文獻《敦煌廿詠》用聲樂套曲的形式進行演繹,以現代作曲手法和表演方式,用歌聲講述敦煌故事。

五言律詩《敦煌廿詠》又稱《敦煌二十詠》,創作於唐代,主要描寫敦煌名勝古跡和歷史人物,共二十首。據介紹,《敦煌廿詠》是專家從敦煌文獻中整理、考據而得的。

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用近3年時間,將敦煌文獻與現代作曲技法及藝術審美相融合,同時吸收、改編一部分《敦煌樂譜》解譯的成果,對《敦煌廿詠》進行譜曲、配器和演唱,以詩、樂、舞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

《敦煌廿詠》,又稱《敦煌二十詠》,是描寫和反映敦煌名勝古跡和歷史人物的一組五言律詩,出自莫高窟藏經洞。敦煌文獻中有此組詩的文獻共計六個卷號,分別是:S.6167、P.2690、P.2748、P.2983、P.3870和P.3929,先后有王重民、馬德、李鼎文、李正宇等先生做過校錄和研究。據介紹,《敦煌廿詠》是專家從敦煌文獻中整理、考據而得的。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用近3年時間,將敦煌文獻與現代作曲技法及藝術審美相融合,同時吸收、改編一部分《敦煌樂譜》解譯的成果,對《敦煌廿詠》進行譜曲、配器和演唱,以詩、樂、舞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

該套曲在創作過程中邀請了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鄭炳林教授和敦煌研究院朱曉峰研究員作為《敦煌廿詠》創編的學術指導。在創編過程中,《敦煌廿詠》使用以鄭炳林和馬德先生分別校錄的版本作為底本,如個別字、詞出現校錄不一的情況,再統一核對不同卷號的原卷或結合上下文進行考証,同時又本著中國傳統詩詞創作中“字從音出、字從韻出”的原則,結合歌唱時的吐字、行腔、歸韻進行了勘校與補正,突顯了《敦煌廿詠》的音樂性,力求還原其本來樣貌。

譜曲和編曲工作由蘭州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楊昆主持完成,他將P.3808V《敦煌樂譜》已解譯版本中的音樂素材與當代作曲技法相結合,調式採用傳統調式嫁接《敦煌樂譜》中偏音的用法,部分作品使用中亞、印度、阿拉伯的音樂元素以體現音樂形象的多元化與文化的包容性。並且每首作品使用了豐富的配器方式,如傳統樂器、西洋管弦樂和電子音樂,通過不同的音色組合來充分展現《敦煌廿詠》勾畫的敦煌風物和歷史景觀。

這二十首唐代五言律詩裡有歌頌賢良的,比如贊美西漢大將軍李廣利的《貳師泉詠》、贊美“草聖”張芝的《墨池詠》,有譴責叛逆的《賀拔堂詠》,有贊美文物勝境的《莫高窟詠》,有祈盼和平、歌頌盛世的《分流泉詠》等。每一首詩詞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故事,有質量、有顏色、有味道。雖然我們不知這位心懷報國之志,從中原一路西行來到邊陲敦煌的詩人姓甚名誰,但是“詩為樂心,樂為詩體”,當我們了解了這些詩詞的時代背景,並付諸口舌“凝思結想,神與物游”輕吟漫唱的時候,內心自然涌動出生生不已的生命情愫,讓我們穿越時空與古人同感同調,與八世紀的敦煌同感同調,實現古今交融、心靈相通。透過這些詩詞,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敦煌文化是一種崇德向善、多元融通的文化,她有著海納百川的大氣象和大胸懷,使每一位走近她的人深受裨益。今天,蘭州大學以音樂會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敦煌廿詠》,目的在於關注現代人的生存狀態、審美情趣以及心理需求,探尋敦煌音樂的現代意義和方式,為數字時代人類內心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提供解決思路,用敦煌文化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

“雪嶺干青漢,雲樓架碧空。重開千佛剎,旁出四天宮……”下午4時,聲樂套曲《敦煌廿詠》以歌伴舞《莫高窟詠》開篇,演員身穿獨具敦煌飛天文化特色的服飾,帶領觀眾回憶莫高窟的千年輝煌。當天音樂會運用鋼琴伴唱、合唱、獨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傾情演繹了《渥窪池天馬詠》《白馬堆詠》《相似樹詠》等12首不同風格的歌曲。本場音樂會部分參演人員由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擔任,正是培養德藝雙馨人才的初步體現。創作團隊還結合敦煌主題,用現代音樂技法展示敦煌相關題材,比如為敦煌網紅小狗樂樂創作的《樂樂之歌》等,也是踐行藝術人民性,藝術創作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一次有益嘗試。

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桂珍稱,他們本著中國傳統詩詞創作的原則,結合歌唱時的吐字、行腔等特點,展現了《敦煌廿詠》的音樂性。同時,每首作品通過不同的音色組合來充分展現《敦煌廿詠》勾畫的敦煌風物和歷史景觀。

目前,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已完成二十首歌曲的譜曲和編配,進入后期制作階段,作品全部制作完成后將以數字專輯形式在互聯網發布,並向個人用戶提供免費試聽和下載。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