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依托山水地域優勢 全面加快實施生態文明建設

沿黃生態走廊和安全屏障已見雛形

呂晟君

2020年10月13日14:18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沿黃生態走廊和安全屏障已見雛形

“十三五”期間,蘭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打造“都會城市精致蘭州”總體目標,著力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增強基礎保障能力,扎實推進林草園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順利實現約束性指標,初步建成沿黃生態走廊和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累計新增改造城市綠地482.5公頃

為改善市民的周邊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多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其作為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緊抓不放,積極推進,為蘭州市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

曾經被拆的老舊樓、垃圾堆乃至市區的裸露地如今都披上了綠裝,一個個小游園、小綠地、小廣場先后建成,使居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也更為舒適。

據悉,“十三五”期間,蘭州市逐步實施主城區抽疏、拆圍、增綠工程,分步拓建和改造了一批“三小”綠地。截至目前,蘭州市已累計新增改造城市綠地482.5公頃,新改擴建小游園、小廣場、小綠地79處,推廣立體綠化42.3公頃,創建花園式單位(小區)45個、園林化單位(小區)62個、綠化達標單位(小區)84個。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7868.46公頃,綠地率35.43%,綠化覆蓋率39.81%,並於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城區實現植物色彩四季多變景觀

在城市園林綠化方面,蘭州市著力打造錯落有致、風景秀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綠化精品工程,通過增加綠地面積、提高城市綠量,全力打造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精致蘭州,城市面貌發生顯著改觀。

據悉,“十三五”期間,蘭州市按照“多樹、添花”的理念,通過喬、灌、花、草的有機配合,營造了層次感豐富的園林景觀,有效增加城市綠量。在道路綠化方面,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設計、景觀效果與生態效益緊密結合,喬、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則,按照“一街一品、適地適樹”的原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園林景觀街區,為整座城市增添了諸多青春、靚麗的色彩。2019年,蘭州市440余棵古樹名林有了自己新的身份証,作為精致蘭州中的文化元素,為這座城市深深地打上了文化和歷史的烙印。

陸生野生動植物種群穩中有升

據悉,目前黃河蘭州段的野生鳥類主要為赤麻鴨、綠頭鴨、斑嘴鴨、針尾鴨、琵嘴鴨、赤嘴潛鴨、紅頭潛鴨等冬候鳥。為了讓在蘭的野生鳥類安全過冬,蘭州市每年都要舉辦“關注候鳥,保護生態”的活動,為候鳥投食,並向廣大市民傳遞關愛野生動物,保護候鳥,維護生態平衡的美好願望和決心。特別是在連城和興隆山保護區,拍攝到國家I級梅花鹿野外種群,在榆中縣貢井林場拍攝到國家I級華北豹,陸生野生動物種群穩中有升。

截至2019年底蘭州市現有森林面積287.39萬畝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蘭州市不斷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相繼實施了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和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全市生態環境呈現出“總體遏制、局部改善”的良好局面,林業生態效益初步顯現。

經過多年的造林綠化和有效管護,截至2019年底,全市現有森林面積287.39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為15.5%,森林蓄積量439.3萬立方米。全市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森林公園9個,﹔濕地公園2個。

展望“十四五”

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立吉說,“十四五”時期,蘭州市林業草原和城市園林建設要加快推進功能多樣化、經營科學化、管理信息化、服務優質化,為到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從發展格局上看,就是要以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為基礎,按照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要求,優化生態建設生產力布局,加快構建“一廊二區三屏四脈”的林業草原和城市園林綠化發展新格局。

一廊,即:黃河廊道及兩山生態綜合治理區。位於蘭州西南區域,呈狹長帶狀布局,東西貫穿蘭州市全域。主要建設區域包括城關、七裡河、西固、安寧、紅古等5區和皋蘭、榆中兩縣,涵蓋南北兩山。本區是全市人口、經濟社會聚集區,也是典型的人工生態區,是全市生態建設的中心區域,對生態保護要求最高。生態系統功能是維護、保護和促進城市的良性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二區,即:兩個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育區。本區位於市域西部和南部,主要是兩個國家級保護區范圍。以山地為主要地貌特征,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要素。主要特征是,海拔高、溫度低、降雨多,植物生長期短,植被覆蓋度好。本區是全市降雨量高、森林植被最好的區域,以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要生態功能,同時也是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開展森林生態旅游、發展生態文化的區域。

三屏,即:三縣灌草保護與恢復生態屏障區。本區位於市域中北部區域,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包括榆中、皋蘭、永登縣大部分區域部分。本區是全市面積最大的區域,以黃土丘陵為基本地貌特征,自然類型復雜,人為活動頻繁,水土流失發生最嚴重的區域。該區以草原保護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及防治荒漠化為主要生態功能,其功能的發揮對維護整體生態平衡起著屏障作用。

四脈,即:四支脈流域景觀建設水土保持區。湟水河、庄浪河、宛川河、蔡家河呈扇形分布,形成蘭州市域四條次要濱水生態廊道。這是市區能量輸入與輸出的重要通道。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影響著黃河的水質,也是進入蘭州“第一觀感”區域,生態建設質量需進一步提高。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