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稻田,無論平處壩田,還是高山梯田,都沒有邊界,完全無遮無攔敞開在曠野。廣東省湛江市雷州樟樹灣大酒店卻別出心裁,將野外風貌移植到室內,在高樓之間辟出一丘田,面積不大不小,正好一畝三分,足見主人的良苦用心。這是一片私密的田野,藏匿在城市深處,既封閉,又開放。陳宇,這個出生在附近足榮村的農家子弟,企業做大了,蓋了很多高樓,當然還有比他更大的地產商,有誰能夠想到在萬千廣廈的城市間隙保留一塊庄稼地呢?他不但想到了,而且做到了。
一年一度的插秧節成為當地的盛典,參與者大都是中小學生和入住酒店的游客。這一年,我專程趕來,加入到插秧的行列。哨聲一響,人們涌向田間。這些初涉農事的城裡人,缺少起碼的實踐,秧插得毫無章法。盡管組織者陳宇事先已作了示范,人們還是不得要領。指望外行人聽過一遍講解,就能掌握一門技能,的確太難。眾人散去,留下一片狼藉。這時候,真正的插秧能手出現了,這是陳宇從村裡請來的農夫。秧苗需要重新補插一遍,這場農事才算完結。當院落重歸於靜,他依然獨自佇立在田埂上,凝視著自己的倒影出神。我從酒店的窗口看到了這一幕。年復一年,這一幕或已成慣例。一丘小田,放在別處,根本不起眼,產出的糧食微不足道,但在這裡就大不同了,陳宇給自己也給別人保留了一份鄉村記憶。許多人未必知道大米的來處,當你有過雙腳踩進淤泥,把一株株秧苗插入水中的經歷,就能夠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春去秋來。一天,我突然收到寄自雷州的一小袋大米,拆開,方知出產於春插的那丘稻田。稻谷品種再普通不過,粗糙且不爽口,但它具有一種所有大米都無可比擬的奇香,這恐怕也是經手之勞的緣故吧。
從那一天起,我心裡莫名地生出念頭,准確地說是受到遠方那丘田的召喚,想再去看看稻子的生長,參加一次收割。當我將計劃付諸行動時,正值谷禾開鐮季節。我先期抵達,住進田邊獨立的小平房,又名“地主屋”。房子蓋以茅苫,典型的仿古設計,與近在咫尺的稻田毗鄰,構成一幅經典的農耕文明畫面。
入夜,房客們都已入睡,連稻田也不例外,它的睡姿一動不動,隻有微風吹拂,才感覺到它在均勻地呼吸。我坐在田頭的一塊光滑圓石上,獨享一個人的世界。抬頭望天,天就那麼大,它被四面高樓框成四方形,僅容納幾顆星星閃爍。俯首看地,此時的一畝三分地,卻似化作一片遼闊的疆域。稻香充塞了整個院落,伴以蛙鼓、虫鳴、流水聲,使得夜色更加迷人。我知道,溝渠裡的水純屬人為,來自某個自來水開關,但流淌得那麼自然,聽來和天然的山泉並無二致。
天還沒亮,我就被鳥的聒噪聲吵醒,推開窗,隻見稻田上空,一群小鳥從天而降。它們不知從何處結隊飛來,並不直接落到谷禾中,而是先要經停一處落腳,那便是插在田中央的一具稻草人。稻草人全身站滿了鳥,像一棵碩果累累的聖誕樹。數十隻鳥兒想必重量不輕,稻草人仿佛不堪重負,搖搖欲墜。
開鐮的時刻到了,收割儀式必不可少。院落再次重現了插秧節時的熱鬧。不同的是,人們手持一把鐮刀,把春插長成的谷禾悉數割掉,給一年的收成畫上句號。當我和相鄰的陳宇割下第一束稻禾時,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心照不宣地笑了。一把稻子,谷粒已被小鳥吃的所剩無幾。此刻,它們的影子仍不時從頭頂劃過,窺視著這片田野,這片人類和它們共有的田野。
陳宇說,插秧節一定會堅持舉辦下去。我相信,這是對世界的承諾,一丘深藏不露的水田可以為其作証。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