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進心裡 “幫”出實效

——甘肅省財政廳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洪文泉

2020年10月19日08:29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駐”進心裡 “幫”出實效

金秋時節,走進渭源縣麻家集鎮袁家河村,白牆紅瓦的安全住房掩映在群山綠樹之中,巷道干淨整潔,房前屋后花紅草綠,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

“村子換了新面貌,離不開這些‘城裡來的親戚’。”站在村口,老支書楊彥海感觸良多,若不是親身經歷,他很難想象脫貧攻堅會給袁家河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彥海口中的“城裡親戚”,正是省財政廳派駐渭源的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三年來,他們奔走在渭源縣10個幫扶村的田間地頭,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澱真情,譜寫了一曲干群同心決戰脫貧的新樂章。

2019年底,渭源整縣脫貧摘帽,省財政廳10個幫扶村整村脫貧,群眾滿意度均達到100%。

不當“門外漢”,爭做“主心骨”

選派什麼樣的干部駐村幫扶,是決定落實脫貧攻堅政策、開展幫扶工作的基石,也是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裡”的橋梁。

省財政廳“考核”和“關懷”並重,對幫扶工作嚴格要求,對干部生活關懷有加,形成廳領導擔任幫扶工作組組長、相關處室(單位)對口幫扶村、干部對口幫扶戶的一對一幫扶工作機制,同時選派素質高、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干部到幫扶村擔任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把“擅長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干部選派到幫扶村裡去,幫扶成效明顯。

大安鄉杜家鋪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王耀輝,到村工作后不久,不慎右腳踝扭傷韌帶撕裂。住院治療一周后,他不顧醫生勸阻,毅然拄著拐杖回到杜家鋪村,入戶宣傳政策、解決群眾矛盾糾紛、查看項目施工現場、多方奔走聯系扶貧項目,用真情實舉感動了群眾。

“早回來一天,就可以多為群眾辦一件事情。”王耀輝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兩年零三個月的駐村經歷中,他在村上的時間多達740天。2019年底,杜家鋪村整村脫貧摘帽,王耀輝也被評為全省優秀駐村工作隊隊長。

三年來,省財政廳領導累計到縣、到村、入戶開展幫扶工作80多次,通過實地查看產業項目、走訪貧困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研督導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全體幫扶責任人累計進村入戶2000多人次,人均每年三次以上進村入戶開展幫扶。

先后選派2名干部挂任渭源縣委副書記,專職負責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選派29名干部駐村開展幫扶。省財政廳科技文化處處長、渭源縣委副書記劉愛君作為全縣駐村幫扶工作隊總隊長,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白天抓落實、晚上學政策、利用周末時間協調匯報,“5+2”“白加黑”搭建幫扶工作平台,辦好事辦實事,帶動貧困群眾發展。

“我們進行大走訪、大排查活動,每次入戶走訪的時候,進門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力強不強,四看有無讀書郎,五看收入高不高,六看衛生好不好。”麻家集鎮袁家河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鄭振宇和隊員們一次次入戶,讓群眾了解脫貧政策,重建致富信心。

產業挑大梁,幫扶見實效

初到渭源,省財政廳的10個幫扶村4081戶群眾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多達1739戶。自然環境差、基礎設施欠賬多,產業呈現出規模種類“小而散”、產量低、品質差、生產方式落后的特點,沒有一個能夠正常運營的合作社,集體經濟收益、帶貧機制基本為零。幫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扶持產業發展。省財政廳結合實際,科學施策,著力培養“造血”能力。先后邀請省內農牧、果蔬、水利、防疫專家深入各幫扶村,實地察看耕地、草場、水源、圈舍、牲畜養殖狀況,逐村分析種養業條件、制約因素及發展前景,幫助群眾確定發展思路、篩選項目,因村因戶施策、精准幫扶。

“要不是幫扶干部和專家手把手的教,我都不知道種菜還能賺錢。”袁家河村村民袁希林和妻子大半輩子守著幾畝小麥、玉米,一年忙到頭手裡見不著幾個錢。年過90歲的老父親體弱多病,一家人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省財政廳幫扶干部的幫助下,老袁改種西藍花,50多天收一茬,一畝地收入保底3000多元。

為了讓袁家河村的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省財政廳幫扶干部動員100多戶群眾加入合作社,種植西藍花130多畝,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統一提供技術、種苗及儲藏運輸銷售服務。

“我們隻管種,每茬菜都由合作社保價收購。”袁希林高興地告訴記者,西藍花基地不僅改變了袁家河自古以來不種蔬菜的歷史,也讓和自己一樣為生活發愁的困難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變化不僅發生在袁家河村,三年多時間裡,省財政廳幫扶各村積極推廣牛羊養殖、設施農業,發動村干部和能人大戶出資成立了30多家合作社。坡兒、岔口兩村,各自建成6座香菇大棚、種植300畝烏龍頭,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近10萬元,並通過務工、入股分紅,帶動貧困戶增收20多萬元。

省財政廳還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消費扶貧作為群眾穩定增收及干部結對幫扶的有效措施和抓手大力推動實施,在有條件的幫扶村推廣訂單農業,引導幫扶村及合作社盡早謀劃農產品銷售渠道,將蔬菜、食用菌等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在種植之初就與龍頭公司簽訂包銷合同並購買農業保險,保証農產品銷路。

文明新面貌,合力奔小康

家有致富地,心有小康夢。在省財政廳等單位的傾力幫扶下,去年,渭源縣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3%,農村居民人均從產業就業中獲得收入6603元,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整縣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只是開始,我們還要一起奔小康呢。”袁家河村村支書白應凱說,如今不僅群眾致富有依靠了,貧困村的顏值也在“噌噌漲”:泥濘土路變成寬敞的柏油馬路,雜草叢生的麥場變成綜合廣場,黑漆漆的夜晚變得路燈明亮。

“幫扶干部急得團團轉,群眾晒著太陽等小康。”說起剛入村幫扶的情形,幫扶隊員們感觸頗深。多年的貧困不僅讓村庄裡破敗臟亂,也讓很多貧困群眾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為了從根源上鏟除貧困,省財政廳10支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帶領村干部群眾,開展全域無垃圾行動,設置垃圾箱、收集點,督促群眾清潔自家庭院環境和室內衛生,推進“廁所革命”,加快推動拆舊復墾和拆除殘垣斷壁,利用廢棄麥場、閑置地塊等打造小廣場、小公園、小花園。

麻家集鎮塄坎村第一書記張曉峰吃住在村,翻山串戶,下地干活,成了真正的“泥腿子”。了解到村裡有6家貧困戶,孩子上學存在困難,張曉峰便聯系同學投入1.5萬元資助這些孩子,讓他們安心學習﹔了解到村民楊換英家因經濟糾紛導致欠債返貧后,他專程從蘭州請來律師,全程幫助司法解決﹔村民麻志道前年騎摩托車摔斷了右腿,過了一年還沒有好。張曉峰協調鎮衛生院提前墊付了1萬元,又自掏腰包借了1萬元,湊齊住院費,並為麻志道聯系了看護中藥材基地的工作,每年收入2萬余元。

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精神面貌,省財政廳駐村幫扶工作隊聯合村“兩委”,依托“新時代農民實踐站”,加強村社干部和黨員群眾教育培訓,每月開展集中學習和入戶講習,宣講文明新風,制定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推進“道德講習集美超市”建設,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

秋日裡,走進蓮峰鎮下寨村,蜿蜒的村道干干淨淨,河道周邊的生活垃圾難覓蹤影,家家戶戶外牆上畫滿了文明新風的宣傳畫,三年前的破敗模樣早已成為歷史。

“收入增加了,大家還得打起精神來,合力奔小康。”幫扶干部張程鵬告訴記者,通過開展“三清三治”“三改三化”,村裡拆除危房、殘垣斷壁及爛圈74處,清理河道和村內垃圾30余噸。在干部的帶動下,群眾開始講究庭院和個人衛生,村道兩旁也栽起行道樹,昔日的貧困村,正在全力走向新時代的美麗鄉村。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