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隨“北絲路”牽手“南茶道”“一帶一路”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走進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鎮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感受了官渡古鎮和勐罕鎮的風情,以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情況。
官渡古鎮:感知地域文化體驗民俗風情
官渡古鎮是昆明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0月18日,記者在此看到,這裡的小吃、民族工藝品等琳琅滿目,雲子、烏銅走銀、官渡餌塊等非遺項目星羅棋布,彰顯出了昆明的特色文化。
從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裡種類多樣的文創產品,到官渡古鎮做工精湛的手工藝品,彰顯了昆明文創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昆明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體系,通過老舊廠房轉型、業態變更、新建等方式,加快文創產業的聚集規模,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園區。截至2019年,全市共建成27個文創園區。其中國家級廣告產業園1個、省級文創園16個、省級文創與相關產業融合示范基地4個,老舊廠房改造建筑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各類園區實現營業收入91.39億元,入園企業超過3000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有89家。
勐罕鎮:傳承傣鄉民間文化藝術
勐罕鎮是一個有著傳奇歷史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傣鄉小鎮,素有“東方明珠”、“孔雀羽翎”、“魚米之鄉”的美譽。勐罕鎮以其濃郁的傣鄉風情和綺麗的亞熱帶自然風光而聞名於世。國家AAAA級景區傣族園,依山傍水,佛寺林立,良好地保存了章哈、傣族手工織錦、傣武術、慢輪制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勐罕鎮始終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遺工作方針,認真開展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推進非遺文博事業發展。
10月19日,記者在勐罕鎮曼春滿村96號看到,主人正在進行傳統的手工象腳鼓制作,已經做成的象腳鼓上刻有傣族傳統文化的標志和符號,寓意風調雨順,萬事如意。據常年制作傣族大鼓的傳人介紹,傣族大鼓的制作原料都是從境外進口的,樹徑有1至2米,售價在5萬元左右。
記者注意到,這裡的農戶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將傣族民間文化藝術與文化旅游產業有效融合,手工制作傣族織錦、竹編、服飾等,以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