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記者從甘肅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甘肅省突破市場監管傳統監管模式,將小作坊從“幕后”走向“台前”,讓違規生產、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無處遁形,食品小作坊“脫胎換骨”有了新變化,有效保障了全省食品安全。
據悉,甘肅省規范提升改造食品小作坊6157戶,升級改造食品生產企業18家,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基地42個。目前,全省已有548家食品小作坊加入“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台。
多年來,食品小作坊一直存在生產設備簡陋、環境衛生差、從業人員法制意識淡薄等方面的詬病。這不僅給市場監管帶來了嚴峻挑戰,也考驗著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讓小作坊在陽光下生產,是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的具體表現,克服加工食品“憑感覺、靠經驗”的落后觀念,就要抓好小作坊從業者的教育和培訓,督促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和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是必備措施。今年以來,甘肅省市場部門對食品加工“黑作坊”,堅持零容忍出重拳,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處取締一處,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為原料加工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重拳打擊。對無証無照,生產設備簡陋、工藝落后、衛生條件差、達不到食品生產要求,又不願意改造的生產主體,一律停業整頓,直至取締。
在具體工作中,甘肅省將“明廚亮灶”“食品生產透明車間”“陽光倉儲”整合到“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台。同時,創新監管方式,從生產加工環境、工藝流程、加工業態等方面入手,分類建立了食品小作坊“一坊一檔”基礎檔案,詳細掌握小作坊的數量、產品種類、基本條件、質量安全狀況等。
據了解,甘肅省正全力培育打造100家“省級示范食品小作坊”,以實現“一縣一示范”“一類一標杆”,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典型,通過以強帶弱、以大帶小、以新帶舊、以好帶差的示范帶動方式,督促全省小作坊達到“管理制度規范、生產條件規范、過程控制規范、生產記錄規范、信息公示規范”的要求。同時,鼓勵小作坊聯小做大,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標准、統一檢驗。從品牌、標准、名特優食品作坊、非遺保護、中華老字號等多維度,推動食品小作坊從“加工價值”向“品牌價值”“文化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並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小作坊升級改造、集約發展、品質提升、品牌創建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緊密結合,通過投入支持、政策扶持,加快推進小作坊轉型升級。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