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0年、2020年……在我國,每十年開展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口普查工作也在不斷地“升級換擋”中。
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以來,蘭州市西固區蘭棉廠社區的黨委書記張燕,又有了一個新身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的普查員。人口普查,對她來說並不陌生。早在十年前剛參加工作時,就曾被選為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簡稱“六人普”)的普查員。相隔十年,張燕再次走上了這個熟悉的崗位。
變化的技術
數據採集更先進 普查工作更高效
“10年前,我剛選調來到社區就加入到普查員隊伍。那時轄區內多是老廠區,小層樓房分布較為鬆散,外來人員較多,給普查工作帶來很多困難,有些住戶甚至說不清自己的戶籍所在地在哪裡……”張燕回憶著告訴記者,“六人普”報表需光電掃描錄入,對紙質普查表格要求十分嚴格,不僅外形不能有折痕、不能受潮,而且書寫要非常規范。不少普查員因涂改,或謄抄時造成普查表表面粗糙或不清晰,導致錄入數據不准備,反復抄寫很浪費時間。“我們除了每天要趕在黃金時段入戶外,剩余時間都在進行數據比對、謄抄等工作,每天所有工作干完都已是深夜。”
張燕欣喜地說,近年來,互聯網技術應用越來越成熟,人口普查的數據採集方式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實現無紙化辦公,為普查員大大減少了工作量。普查員手持電子移動終端設備採集數據,並且允許調查對象自主申報,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普查員隨時入戶即可完成信息登記。可以說,全國聯網和大數據輔助的“雙基因”使本次普查成為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一次人口普查。同時,“七人普”大大減少了因紙質填寫錯誤而造成的數據失真,極大地提高了普查數據的准確性。
不變的態度
不漏一人一戶 嚴把數據質量關
身為連續兩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員,張燕深知每一個數據質量的重要性。為確保數據真實有效,她讓社區的每一位普查員都嚴格按照普查要求必須入戶進行首次信息採集,待一天入戶工作結束后,再逐一核對並查漏補缺。同時,對家中無人等入戶困難的家庭,她想方設法電話預約、張貼留言條等,爭取預約入戶時間,得到普查對象的理解與認可。
“社區內除商鋪和單位外,有51棟居民樓,入戶工作量非常大。”張燕介紹說,盡管當普查員很辛苦,但她和社區的其他19名普查員始終都有一個態度:力爭普查進度不落后,努力做到不漏一人一戶!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