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出窮窩奔小康 甘肅5年易地搬遷49.9萬人

2020年11月12日15:48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蘭州11月12日電(王文嘉)“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間,甘肅省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易地搬遷入住,所有搬遷貧困群眾基本實現產業扶持全覆蓋﹔10.3萬戶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搬遷家庭實現至少1人就業﹔22個大型安置點教育醫療補短板項目全部建成並交付使用。”日前,甘肅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翟建軍接受採訪時介紹。

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是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基礎和環節,對甘肅省脫貧攻堅工作來說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易地搬遷工作的開展,有效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改變了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確保貧困地區的老百姓與全國一道邁入小康。

2017年7月,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甘肅脫貧攻堅工作實際需要,成立了12個專責工作組,其中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專責工作組組長單位是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成員包括甘肅省發展改革委、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甘肅省住建廳、甘肅省交通廳、甘肅省水利廳、甘肅省文旅廳、甘肅省通信管理局、甘肅省電力公司8家單位。

“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是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基礎和環節,專責組通過會議、督查等形式,以決戰之勢強力推進基礎設施脫貧攻堅工作。”翟建軍說。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國家累計下達甘肅省增減挂鉤跨省域調劑任務6.02萬畝,涉及調劑資金180.6億元,調劑資金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甘肅省“兩州一縣”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了自然資源支撐和保障。

農村危房改造方面,2018年至2020年累計下達補助資金37.6億元,完成11.77萬戶危房改造任務。甘肅省實現了現有存量危房改造沖刺清零,貧困農戶住進了“安全房”“保命房”。

農村公路建設方面,甘肅省實現了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基本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

飲水安全方面,甘肅省截至目前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0.94萬處,覆蓋464萬戶、1907萬人﹔引泉、小電井、大口井及水窖等分散工程覆蓋28萬戶、117萬人,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1%和88%。對照現行貧困退出驗收標准,飲水安全“四項指標”均已達標。

文化旅游方面,2016年以來累計爭取國家項目資金3.3億元,預計至2020年底甘肅省旅游專業村累計達0.13萬個、農家樂累計達2.15萬戶。通過文化旅游累計帶動59.2萬人實現脫貧。

動力電供電能力和戶均容量提升方面,甘肅省622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動力電全覆蓋,農村用電真正步入了“動力時代”。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的重中之重。

“我們把穩定就業作為搬遷群眾‘穩得住’的主要出路,甘肅省政府出台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群眾就業獎補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堅持‘扶上馬’並‘送一程’,多措並舉、拓寬渠道,著力促進搬遷群眾穩定就業。到今年6月底,我們已經實現了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搬遷群眾每戶至少1人就業的目標。”翟建軍介紹。

針對搬遷群眾搬出后原村“管不到”、現居住地“無法管”的盲點問題,翟建軍表示,甘肅省在安置區共建立了基層黨組織1549個,建設社區管理機構355個。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基層黨組織在政策宣傳、教育培訓、文明新風引領等方面的優勢,依托社區服務機構大力組織開展戶籍管理、教育、民政、就業、法律咨詢等一站式便民服務,確保搬遷群眾遇事有人管、困難有人幫、訴求有回應。同時,在安置區以創建和諧社區、文明家庭等為切入點,定期舉辦“講村史、談變化、頌黨恩”大討論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引導活動,不斷豐富搬遷群眾的文化生活,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搬遷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