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給京城留下了寶貴文脈。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獲悉,朝陽區昨天推出古風、秋韻、文創3條大運河文旅線路,共13個打卡點,市民可按圖索驥賞美景、品文化。
老話兒說,北京城是漂來的。不論是建造皇城的磚石木料,還是百姓所需的糧食、南貨,大多經由大運河北上至通州卸貨,再轉運進城。朝陽區是漕糧、物料進京的必經之地。通惠河、壩河(亮馬河)、蕭太后河、溫榆河四條河流,更是大運河的重要支流,串聯起沿線文化遺產、綠地公園和產業園區。
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推出的3條文旅線路分別主打古風、秋韻、文創三個主題,共13個景觀節點。
京城大地上,散落著星星點點的運河文物,是大運河文化帶最重要的承載。“大運河·古風”線路由“一閘兩廟、一館一橋”組成。“一閘”為元代平津閘,是目前通惠河唯一保存下來的漕運碼頭遺址﹔“兩廟”為龍王廟和將軍廟,分別是明、清風格。碧水、古閘、廟宇,構成運河沿岸一幅優美的風景畫。“一館”即不久前落成的蕭太后河展覽館,全面展示了蕭太后河的古往今來、文化印記。“一橋”即八裡橋,是通惠河上的著名古橋,橋兩側有三十三塊護欄雕飾和望柱石獅,刻工精美。
作為首都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朝陽區形成了“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優美環境。“大運河·秋韻”線路由4座公園組成,分別是蕭太后河沿線-馬家灣濕地公園,通惠河沿線-慶豐公園,壩河沿線-將府公園,溫榆河沿線-溫榆河濕地公園。它們連點成片,構成運河文化生態融合發展新格局。
河流兩岸的文創園,為運河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大運河·文創”線路由文創園區組成,包括郎園Station、通惠河畔、懋隆、西店記憶等,這些園區匯聚多種業態元素,依托園區內劇場、影院、書店、咖啡館和展覽展示設施,成為市民休閑的城市文化公園。
此外,作為大運河文化帶上的重要節點,朝陽區正加速構建通惠河文化生態走廊、壩河(亮馬河)景觀廊道、蕭太后河人文畫廊、溫榆河生態精品廊道,打造運河文化的“四廊多節點”空間體系。(朱鬆梅 董文輝)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