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縣:“鐵牛”歡唱藥飄香

楊唯偉

2020年11月20日13:31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鐵牛”歡唱藥飄香

秋末冬初,宕昌縣木耳梁上雲霧縹緲、藥材飄香,層層梯田之上,一片片黃芪靜待收獲。

11月2日,由宕昌縣農業農村局、縣農機化服務中心、縣農機培訓學校聯合舉辦的宕昌縣中藥材農業機械化收獲現場演示會在木耳梁中藥材綠色標准化種植創建基地舉行。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機聲隆隆。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技術人員進行農機科普宣傳,現場講解中藥材收獲機械、鋪膜機、施肥機等機械的性能、設計優勢及效率。

隨后,各種新型現代化農機閃亮登場,專業的農機手依次作業,展示著宕昌縣中藥材種植高效、高質化發展的無限活力。每一台作業的中藥材收獲機后面,3名藥農緊跟其后,將剛採挖出的藥材收揀裝車,不一會兒,收獲滿滿。

演示會現場,施肥機、殺秧機、旋耕機等七類新型農機具分別亮相,展示著它們強勁的動力和強大的性能。

近年來,宕昌縣持續推進中藥材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在穩定4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的基礎上,科學合理規劃打造示范基地,充分發揮合作社帶動引領作用,提升了中藥材生產機械化水平和綠色標准化種植水平。

木耳鄉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採購拖拉機、旋耕機、移栽機、採挖機等農機具共20多台套。由合作社組織開展流轉土地生產經營,並提供有償機械化服務,不僅實現了合作化經營雙受益,還有效提高了全鄉農業機械化水平,降低了農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快了當地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步伐。

“今年種植黃芪、大黃等中藥材1580多畝,運用機械採挖可節省15天時間,1畝地節約工費1500多元,大幅提高了效率。”木耳鄉政府鄉長羅彥說。

目前,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宕昌縣北部鄉鎮已創建農機服務合作社5個,擁有大小農具319台(套),示范區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57%。其中木耳梁、拉路梁核心示范區種植中藥材面積約2.3萬畝。

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畜力,成了助農致富的好幫手。2019年,宕昌縣村辦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中藥材達3.9萬畝,與貧困戶簽訂種植訂單6.1萬畝,拉路梁2萬畝中藥材核心示范區生產的中藥材已獲得綠色甘味農產品認証。

宕昌縣農機化服務中心堅持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做給農民看,手把手示范,讓更多的農民群眾掌握先進適用技術和機械操作。“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下,我們充分調動農民購機的積極性,教會他們掌握新技術,持續提升全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宕昌縣農機化服務中心負責人沖舉明說。

現場演示會前,宕昌縣農機化服務中心聯合縣農機培訓學校、縣農機監理站組織開展了為期5天的理論培訓、機械操作班,共培訓學員120多名。

“我們開展農業機械的推廣和理論培訓,免費服務、考試頒証,將有效提高中藥材生產機械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別是解決合作社、種植大戶主要生產環節用工難、雇工貴的問題。”宕昌縣農機培訓學校校長蔣海平介紹。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